文档介绍: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说课教师 薛卫(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教材简析
〖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阶段要求〗
《周亚夫军细柳》安排在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这一问题,《周亚夫军细柳》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在这一问题上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所以在学习《周亚夫军细柳》这篇课文时,一方面要抓住自读课文这一特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多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注重熟读精思,透过文章的关键语句及重点字词去感受文章内涵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
八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础上,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借助注释,在文章的疏通上问题不大。在提炼概括人物精神内核方面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经验,但在如何把握人物风貌上缺乏整体思维、提炼能力,借助此文的教学可以在这一方面帮助他们学习、了解和训练。
在心理发展上,八年级学生表现欲强,敢于尝试,思维活跃,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学时应充分借助这一心理特征,以互疑补充、阅读感知、精读品析、联读比照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帮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意。
2、通过多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中“真”字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角度品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真”字的深刻内涵。
教法学法
师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质疑补充法
……
教学流程
悬念导入,
引出故事
流程一
互疑探究,
走近故事
流程二
挑战朗读,
熟悉故事
流程三
情境朗读,
丰盈故事
流程四
形象剖析,
读懂故事
流程五
流程六
提炼内涵、读透故事
流程一
悬念导入,
引出故事
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起……
问而不答,设下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简单明了,干脆利落。
流程二
互疑探究,
走近故事
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疑难字词,小组间互问互答。
本文为自读课文,所以我选择大胆放手,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去自学,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圈划出自己碰到的疑难问题,然后同学间进行分享,在互问互答中完成对课文的疏通理解。教师只需在旁稍作点拨,如对文言字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分类等等。学生在自己提问或者帮别人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收获更多。
流程三
挑战朗读,
熟悉故事
删去标点,挑战朗读。
本环节我选取课文的第二段删掉了标点符号,让学生来挑战朗读,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课堂氛围,同时也是希望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因为我始终觉得,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甚至是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