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
1、 神示证据制度:对神发誓、水审(冷水审和沸水审)、火审、决斗
2、 法定证据制度P21
3、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P23
4、 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圭寸建社会的证据制度〜半殖民地半圭寸建社会的证据 制度一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P26~32
第五章:
证据法原则:
1、 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诉讼制度、证据制度的基础性原则。证 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 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认定事实。
当事人无需举证的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规定或者 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 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有效公证 文书所证明的事实(①③④⑤⑥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2、 直接言词原则:分为直接原则(直接审杳原则)、言词原则(言词审判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的适用P86
3、 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 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可见,无罪推定实质上是一 种对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地位的保护性假定,它通过赋予被告人在法律上处于无 罪公民的身份和地位,确保其享有一系列的特殊权利和保障,使其拥有足以与国 家公诉一方相抗衡的能力。
无罪推定是尽可能从法律上而不是从事实上假定被告人处于无罪公民的地位,但 它并不排除国家追诉机构为杳明事实真相依照法律而对其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或 其他合法权益的强制措施或者专门性调杳措施,而是禁止这些机构对被追诉者采 取不必要或者过于严厉的措施,从而将对其人身自由等权益的限制和损害降到最 低程度。
根据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解释,无罪推定包含以下基本要求:
控方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在任何刑事案件的审判中,证明被告人有罪 的责任自始至终由控方承担,这一责任是不可转移的。
贯彻有利被告的原则,“有利于被告”不仅意味着在出现罪与非罪时,应当判 决被告人无罪,即“疑罪从无”;也包含在出现此罪与彼罪之间的疑问、需要进 行“择一认定”吋,判决被告人轻罪的要求,即“疑罪从轻”。
无罪推定适用于诉讼的始终。无罪推定既适用于审判阶段,也适用于审判前阶 段,它始终赋予所有国家司法机构一种基本的义务或责任:在诉讼过程中不得对 审判的最终结果作出先入为主的预先判断。
无罪推定原则要求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被告人在审判前的地位及应 孚有的权利。
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 不得确定有罪。”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它具体包括两层含 义:一、定罪权只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除人民法院以外,其他任何机关、社 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确定被告人有罪。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 不得确定有罪。
弟八早:
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 法的集中表现。
1、 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①具有强制的效力②具有明确的指导性③具有明 显的程序性
2、 证据规则的功能:①杳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 ②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
的功能③兼有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 ④追求诉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