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特色小镇红色文化传播策略.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特色小镇红色文化传播策略.doc

上传人:微笑微笑 2021/9/2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特色小镇红色文化传播策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特色小镇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2
红色文化于五四运动后期孕育诞生,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现代社会得以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融入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有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红色文化小镇的建设得到广泛实践,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红色文化如何有效融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一个挑战。


任何一种共同体都需要持有共同的政治文明价值观才可以凝聚群体力量。豪格指出群体凝聚力可以促进成员的个人状态和生产力,增强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1]。特色小镇有别于传统区位空间,是因产业聚集而形成的新的生产力优化空间。因此,相较于历史悠久的传统村镇,特色小镇往往缺乏悠久的历史延续和文脉传承,小镇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多由职业相关取代了传统的亲属关系,缺乏共同的生活记忆与情感维系,难以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红色文化是革命烈士忠贞报国的见证,红色精神铸造了革命烈士不屈的意志,也是当代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的一致性,红色文化融入特色小镇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发挥红色文化强大的凝聚力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快速发展,是党的执政力、先进性、廉洁性等方针政策扎根本土的有效途径和有利保障,也是新时代特色小镇政治文化一体价值观建设的坚实堡垒。通过红色文化塑造特色小镇具有创新特质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发挥精神上的砥砺作用,使特色小镇成员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开创特色小镇发展的新局面。
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色小镇发展也离不开创新,需要注重小镇独特性的塑造,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中探求差异化发展要素,助力产业创新驱动特色小镇的发展。红色文化经过大范围、长时间的发展,其区域性和独特性是特色小镇谋求创新发展的支撑点和突破口。革命斗争在不同地域开展,并且历时较长,人文历史和风土****俗塑造了区域红色文化的独特性,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文脉,包含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物质资源是特色小镇的风貌塑造和内涵提升的立足点,为特色小镇产业开发和产品创造提供不竭源泉,红色文化资源成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因”[2]。

特色小镇是社会生产力优化分配、经济转型升级的创业创新平台,经济稳步增长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对特色小镇健康快速发展起重要的作用。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对特色小镇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日渐凸显。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斗争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下形成的,其不畏艰辛、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和解放生产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是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和科学指导。目前,仍有部分革命老区风貌较为原始,经济也较为落后,但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赋予了其特殊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寄托,可以以此为纽带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品牌和产业是特色小镇扩大影响力的基础,特色小镇应把握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塑造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特色小镇产品生产提供原始素材,推动小镇红色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并借此形成红色品牌效应,融合多种产业创收,带动特色小镇经济蓬勃发展。
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3


红色文化是革命历史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红色文化却有边缘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较为陈旧,传播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新时代的信息传播路径和信息接受方式产生了重要的转变,特色小镇中的红色文化内容没有适应新时代的传播特点进行优化提升,也缺乏对红色文化内涵与新媒体特性的深入剖析。我国多数特色小镇多发力于红色文化的政治教育意义,通过对特色小镇红色遗址、历史、人物、事迹的展览和认识,传播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达到教育目的。但多数尚未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游客到访动机、消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