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十一五”时期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序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并促进城市文化底蕴和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的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区突破资源约束、实现功能定位、促进结构升级、获取高端分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 依据《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阐明区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落实“文化为魂”战略的重要举措。一、良好发展基础 1. 朝阳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备有利条件。进入“十五”以来,朝阳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始终位居全市前列,人均 GDP 达到 5379 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 % , 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提高, 发展活力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朝阳区成为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工作城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北京市教育工作先进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进入了需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实化产业内容、提升城市品质的新阶段。 2 专栏 1 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标“九五”末“十五”末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3490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外贸出口(亿元) 常住人口(万人) 229 280 .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0503 17506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451 11085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3% 2.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提升具备良好基础和规模。近年来, 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03 年实施了文化发展纲要, 2004 年实施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 2005 年组织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在行业发展上, 形成了广告、古玩及艺术品交易、会议及展览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传媒产业、创意设计等六大优势行业;在重点领域上,形成了传播交易的功能特色;在载体建设上,形成了北京 798 艺术区、潘家园文化园、北京欢乐谷等一批集聚区; 在推进方式上, 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发展机制。 3 专栏 2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指标名称指标值规模总量 50亿元企业个数 6937 家就业人口约 万资产规模约531 亿元营业收入约 220 亿元税收贡献约 亿元 3. 朝阳区是城市功能拓展区, 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地位正在日益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新的功能定位,朝阳区正在加快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落实这些定位,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教育为本、文化为魂、环境为源、稳定为根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三化四区”建设, 加快发展奥运、 CBD 、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储备温榆河、定福庄、垡头三个发展区。区域开放度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文气、商气更加浓郁,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机构、企业、人才、资金加快向朝阳聚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得天独厚的机遇。 4 专栏 3 朝阳区“十一五”发展思路功能定位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总体思路教育为本、文化为魂、环境为源、稳定为根发展重点全面服务奥运、加快功能区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主要任务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自主创新、完善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教育、全面繁荣文化、发展卫生体育、推进综合改革、维护安全稳定与此同时,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充分挖掘现有产业资源潜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方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创意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化进程中需要加紧完善体制机制; 在融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局, 培育区域特色方面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在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方面,需要加强政策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二、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十一五”规划为指导,以落实版权投资、版权交易、展示体验功能定位为核心,围绕全面服务奥运、促进功能区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着眼环渤海,突出培育国际化特色,突出形成产业化优势,突出获取版权交易高端分工,加强政府引导,立足市场推动,全面推进“文化为魂”战略实施,加快推动朝阳区成为首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