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公路设计说明书.doc

格式:doc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路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yzhqw888 2016/7/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设计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总说明书一、概述(一) 任务依据 XX 市县道 X357 线以及县道 X357 线上一座桥梁改建( 恢复), 设计项目为 XX 峡水库库区淹没后恢复工程之一,受 XX 市 XX 峡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办公室委托( 委托书附后), 并于 2008 年 12月1 日与我院签订了《 XX 市 XX 峡水利枢纽库区恢复公路及桥梁设计工程设计合同》, 合同编号为 LXBS200811001PS 。根据设计合同及委托书的要求, 我院于 200 9年4月 5 日起开始进行 XX 市县道 X357 线公路技术设计。主要设计依据如下: 1、《 XX 市 XX 峡水利枢纽库区恢复公路及桥梁设计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编号: LXBS200811001PS ); 2、 XX 市 XX 峡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办公室《设计委托书》; 3、 XX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地形图;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 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 );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 1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2002 );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 ); 2 1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T 006-1998 ); 1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 14、《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JTJ 003-86 )。(二) 设计标准 1 、县道 X357 线及桥梁县道 X357 线现有路面宽度 6m ,路肩宽度约 ,路基宽度 7~8m ,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但路面损坏较严重。根据现有公路等级及公路交通量, 县道 X357 线该恢复段公路以附近乡镇及厂矿交通为主, 为集散公路, 交通量相对不大,以 2008 年为设计起始年, 设计交通量按 15 年预测,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取 7% , 估算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超过 6000 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路》公路等级可按三级公路设计, 设计时速取 30 km/h 。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 1/25 。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 县道 X357 线跨梅花水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 100 年, 桥梁总跨径 30m<L<100m , 单孔跨径 20m<L k<桥 40m ,属中桥,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为 1/50 。(三) 方案的确定 1 、路基高程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 ,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度 3 和 的安全高度。经计算, 典型断面桥址处河面宽度最大, 最大水面宽度约 150 m, 经计算风浪高度 2h= 57m。根据《公路设计手册: 路基》: 公路沿线水面宽度(吹程D) 小于 km者, 计算波浪高度在 以下者, 可不考虑波浪侵袭高度。所以 X357 线公路路基边缘标高按 0m 加设计频率时的水库洪水位加回水高确定。 2 方案确定原则县道 X357 线改建路段位于山区,公路两侧均为高山低涧,路线平、纵线形和横断面受原有路线限制较多。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只需对低于 XX 峡水库回水水位线以下的路段进行设计。由于为改建的公路,改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保证在 XX 峡水库库水位达到库区移民洪水标准, 即不低于 1/20 频率洪水水位情况下,公路能够正常使用。设计在满足工程经济的前提下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条件、地质气候、材料来源等其它影响因素。道路设计原则如下: (1) 公路路线基本沿原有路线进行设计, 在路线设计时尽量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使用成本低的目的; (2) 造价增加不大的情况下, 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轻易采用低指标和极限指标,同时也不要不顾及工程量的增加采用高指标。(3) 处理好道路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 注意与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合,尽量做到少占耕地,不破坏现有水利设施; (4) 减少对原道路沿线电力、重要管线等设施的干扰, 做好电力线路 4 的交叉与地埋光缆的保护。(5 )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生态平衡。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改建公路段为山区,地面起伏不定,公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