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庆市涪陵龙潭城镇总体规划
l
文本
l
说明书
l
基础资料汇编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二年十一月
第一章基本概况
龙潭镇位于涪陵西南部,东邻同乐乡,西连新村乡,北接明家、双石乡,南与南川冷水乡为界。东北距涪陵62公里,南距南川43公里,西距重庆155公里,有龙涪(陵)、龙南(川)、龙新(妙)、龙新(村)公路对外联系。
龙潭镇始建于明朝。相传镇中有一古庙,名曰万天宫。宫底有一深潭,潭内藏有一条蛟龙,龙潭因此而得名。龙不时外出觅食巡游,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自西南向东北穿镇而过的河流和由宫前向西北而上的支流,河也因此而叫龙潭河。古往今来,龙潭镇都是区、乡(镇)两级政府所在地,是区、乡(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龙潭镇现辖2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1年,全镇总人口37861人,其中城镇人口7684人,%。国内生产总值9990万元,%,%,%。主要企业有酒厂、砖厂和粮油肉加工厂等。
镇区位于镇域中部龙潭河畔,地形属丘陵平坝。在气候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北和东南风。2001年,镇区聚居人口45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69人,农业人口约2500人,暂住人口200人。,。建筑总面积209975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146275平方米,砖木结构63700平方米。危房面积9600平方米。建筑层数以2、3层为主,部分1层和5层。
第二章规划背景
一、国家加快西部开发步伐
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以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相应重庆市在中央直辖后,更是加快发展。
二、城市化提上议事日程
国家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首次把城镇发展战略列入五大重点规划内容之一,这也是国家首次把城镇发展列入国家的五年计划之中。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决定。
三、涪陵城市新发展
重庆作为中央直辖市后,涪陵城市进行了新的发展部署。
四、龙潭城镇存在的问题
目前龙潭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商业服务和文娱体育设施缺乏,公共设施不配套,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发展需要。
·过境交通穿越,以街为市、占道经营。
·市政设施不完善,绿化缺乏,环境质量和景观形象较差。
·用地布局不尽合理,一些工业企业占据镇区中心地带。
五、原规划存在较大不足和不适应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方法
一、规划依据
(1)国家《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2)《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涪陵城市总体规划。
(4)国发(2001)2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1996)1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则工作的通知》,建设(1996)525号《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中发(1997)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4)《小城镇环境编制导则》和国家、重庆市其他有关城市规划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和标准。
(5)龙潭镇的镇志及有关社会、经济、地质、水文等资料。
(6)涪陵龙潭镇地质概况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
(7)镇的各项发展计划和前几轮城镇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02年—2010年;
远期:2010年—2020年。
三、规划重点
根据委托协议,结合城镇发展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考虑原规划的不足,以及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规划编制重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 调整城镇规模,确定城镇性质,重新审视城镇在涪陵区域的地位作用。
2. 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格局,优化城镇功能和用地布局。
3. 建设高效而协调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置,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4. 加强城市自然及人工环境的规划建设,创造“绿色”生态环境。
四、规划方法
,规划采用规模规划与时限规划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合理发展和环境容量,确定城市“适度”规模;然后根据城市发展建设“门槛”,划分相应规模段;再根据城市发展实力和可能,顺向预测各时限段规模;最后将二者结合,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相衔接,确定相应规模与时限。
,考虑未来发展形势,以城镇原规划为基础,充分解剖分析,进行动态延续。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多方案比较选择。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