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会计]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浅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6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浅析.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10/6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浅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浅析 摘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借壳上市已成为广大非上市公司谋求上市的一种捷 径。我国政府鼓励并支持有能力的企业通过借壳重组方式进行上市融资,但我国会计政策、 法规对借壳上市还存在一些不明确或缺乏实际操作性的指导,这就要求投资者结合一般性 指导,判断上市过程中如何合理准确的进行会计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壳资源;商誉;借壳上市
一、借壳上市概述
与首次发行不同,借壳上市是通过间接手段得以实现上市目的的一种途径,主要指欲上市 的公司通过将资金注入已上市且市值较低的公司,并取得其控制权,从而可以使母公司可 以借助子公司的上市地位,得以快速上市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优势在于能 够在资本市场中进行筹集到大量资金,公司可以借此得以扩大规模,加速发展。因此,上 市公司所获得的上市资格也被认可为一种“稀有资源”,其中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即为 借壳上市中的“壳”。借壳上市既是对壳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具有可以降低上市成本、 快速上市、准入条件低等特点。近几年来,借壳上市作为企业上市的便捷渠道已为企业所 普遍接受。
我们通常会将借壳上市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形 成尽壳,非上市公司通过方向收购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完成上市;广义上则是将买 壳上市、母借子壳使集团整体上市也包含在内。
二、会计规范发展历程
相较于发达国家在会计制度方面的完善化,我国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有关企 业兼并的会计规范才逐渐被提出。1997年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中指 出兼并时需要确认商誉,后续处理时需摊销商誉。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标准购买法相同。 由此可知,在06年未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之前,虽没有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作出具体 规定,但实际中使用的会计方法就是“购买法”。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一次确定了 “企业合并”的相关准则,也 表明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实践走向规范化。准则中分别对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进行了说明, 权益结合法主要适用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则 应按照则应使用购买法
200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购买法的定义与会计处理首次得以明确。 同年财政部乂发布了《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通知》(财会函[2008] 60号),公告中指出“企业购买上市公司,被购买的上市公司不构成业务的,购买企业应 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不得确认商誉或确认计入当期损益。”
2009年财政部发布《关于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权实现间接上市会计处理的复函》 (财会便[2009] 17号),通知中引入“业务”这一概念及其判定标准。非上市公司采用方 向购买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合并,在合并过程中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的,会计处理依据60号 文;若构成业务,则合并过程依照准则讲解中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综上所述,壳公司是否构成业务是借壳上市会计方法处理的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了两种方法,购买法、权益性交易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在对会计准则 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会计监管力度增加,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也逐渐走向规范化。
三、会计处理中的问题
(-)会计方法的选择
随着近几年企业合并相关政策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