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口径管道γ射线探伤孙捍东南京金鑫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2012 年 05月 16日小口径管道γ射线探伤---------------- 孙捍东 1. 前言在施工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高空管廊中一些焊口射线检测,用 X 射线机照相须搭脚手架,增加了不少费用,也影响了施工进度。而且, 有部分固定口由于管道间隙很小, 根本无法放置 X 射线机。因此, 只能采用 Ir 192γ射线照相。这里, 就遇到了不少问题,如, 像质如何控制、小口径管椭圆成像问题、防护问题等。本文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2. 像质控制由于γ射线能量较高,而且,不象 X 射线机那样可以调整控制能量, 总体来说, 管道γ射线底片像质要比 X 射线底片差, 但通过对设备、器材等优化组合,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射线强度选择 JB/-2005 规定, 采用γ射线源透照时, 总的曝光量时间应不少于输送源往返时间的 10 倍。通过长期工作的选择比较,管道检测用γ源强度以 5~20Ci 为宜,强度太大,曝光时间过短,放收源过程所用时间相对较长, 也即放收源时胶片所受移动曝光量相对源到检测位时固定曝光量比太大,底片模糊程度太大,影响缺陷的检测。源强度太小, 曝光时间过长, 不利于检测速度的提高。选择曝光时间 2~5min 的源强比较合适,这样,既能满足标准要求,底片像质也很好。 胶片及增感屏选择 JB/-2005 规定:采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采用 T2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采用 Ir-192 时前后屏厚度 AB 级、 B 级: - 。由于γ射线能量较高,底片上影像对比度较低。对此,我们应选择微粒高对比度胶片如天津Ⅴ型胶片,以弥补射线能量高的缺点, 获得较高对比度的底片。另外, 不同于 X 射线照相,γ射线应采用较厚的增感屏, 特别是较厚的前屏, 一般采用 的前屏, 的后屏。如此匹配,可获得较好像质的底片。 其他一些措施由于管廊上管道间隙较小,散射线较多,应在胶片后侧加放铅板, 以屏敝后散射线在源的后侧, 加放铅罩既可屏蔽其它方向无效射线对探伤人员的照射,也可减少散射线。采取了以上几项措施,所获得的射线底片清晰度、对比度等都很好,像质指数也完全能达到国标的要求,对于壁厚超过 10 毫米以上的管道, r 射线底片几乎与 x 射线底片一致。 3. 小口径管椭圆成像问题 JB/-2005 规定: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 100% 检测的透照次数: 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 T/D O≤ 时, 相隔 90 0透照 2次。当 T/D O> 时, 相隔 120 0或 60 0 透照 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 120 0或 60 0 透照 3 次。对于 x 射线机透照小口径管,椭圆成像技术已成熟并实用,但用r 射线照相, 很多同志都感到非常困难, 而且对椭圆开口度很难控制, 因此, 许多单位的同行都采用垂直透照法, 这无形中增加了检测工作量, 提高了检测费用, 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实际上,r 射线也可采用偏心法或角度法进行椭圆成像。 r 射线如同 X 射线一样,可视为点源。经实践摸索, r 射线点源所在位置, 在距源头 5mm 处, 为透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