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音箱+音效+试音.ppt

格式:ppt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音箱+音效+试音.ppt

上传人:endfrs 2016/7/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音箱+音效+试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音箱 1目录 a)作用 b)摆放位置 c)性能指标 2音箱的作用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它辐射到空间去。它是音响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供人的耳朵直接聆听这么一个关键任务, 它要直接与人的听觉打交道,而人的听觉是十分灵敏的,并且对复杂声音的音色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由于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受正是评价一个音响系统音质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可以认为,音箱的性能高低对一个音响系统的放音质量是起着关键作用。返回目录 3如何正确摆放音箱? 摆放音箱的原则就是在任何一个居室空间里都会有一个位置、一种摆法令您的音箱与房间发出最和谐的共鸣效果,找到共鸣效果最佳的那个点,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喇叭最佳摆位。所以,音箱的摆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定要用尺量到非常精确。如果您觉得用遍上面的方法效果都不好,那么就自己创造摆法。当您初步找到好位置、好方法之后,请记住具体的位置和摆放角度,然后进行细调,这时音箱的细微移动就会变得很敏感,通过反复的微调后您就能找到最终的最佳摆位了。 4 常用的七大摆法编辑本段摆位方法轴线内侧法摆法:首先将音箱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後分别将音箱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音箱的向内角度要大于 45 度以上,聆听位置要在两个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 -1 公尺之间。 效果:如果你的听因环境复杂,什么吸音不对称、个房三尖八角、房间太细长,而你的音箱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相信会帮到你啦。 5 正三角形法摆法: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 公尺以上)。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 45 度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6 三一七比例法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 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 三分之二长度的 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 1:: 或 1:: )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7 三三一比例法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8 长后墙摆法摆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玩音响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音箱的后墙。但这个“长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音箱后墙。音箱要离开後墙起码要 1米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半米以上。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画等成一个正三角形, 两个音箱的向内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码 45度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一米的距离。 9 贴墙摆法摆法:这是最古老的摆法。将音箱贴近后墙摆, 不论是距离后墙 50 公分或 30 公分、 20 公分都没关系,自己去调配即可。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内投射角度。 效果:高频尖锐、中频、低频薄弱时使用, 可以让中频与低频饱满起来,整个高、中、低频可以得到平衡。不过,它也会让音场的深度变浅, 宽度变窄。但是,若与刺耳难听的声音两相权衡, 牺牲音场的表现而求取好听的声音是正确的作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