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ttddou01 2016/7/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12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论文【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聚焦浙江省某一职业中学的三位教师的招生经历及他们在招生中感受到的真实体验, 从职校教师承受的招生压力中反映了当前职校招生的真实环境, 希望由此给广大职教工作者带来新的思考。【摘要题】中等职教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 1999 年开始,全国各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其中最严重的一年比上一年减少 60 多万人。在市场机制主导下的中职招生工作难度逐年加大, 加之中专、技校等招生大战愈演愈烈,招生难、难招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从 200 2 年开始, 全国职校招生出现了回暖, 尤其是浙江省的职校招生数比上一年增加了 万人,增幅达 21% ,居全国之首。职校招生的可喜变化, 是否说明职校招生在经过几年的低谷之后终于峰回路转, 走出了困境?影响和制约职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招生是否已得到了解决?为此, 我决定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对浙江省某职校的三位教师进行访谈, 希望通过聚焦他们的招生经历, 感受他们的招生体验, 再现当前职校招生的真实环境。 Z 校是一所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近两年, 该校在市政府的协助下, 投资数千万扩建校区, 大力改造办学环境, 努力扩大招生规模, 是一个集职业学校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12 和综合高中两种模式于一体的大型职业学校,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在校生数量逐年增多, 正处于办学上升时期。 2003 年计划招生总数 1500 人,为了完成计划招生人数,学校成立了招生办公室, 并制定了招生政策, 将招生指标下达给每一位教师。招生,已成为该校所有教师的必修课。我所选取的访谈对象:王老师,男,招生小组组长;朱老师,男, 招生小组组长; 贾老师,女, 招生办成员。他们是Z 校招生工作完成得较好的老师, 他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外部地区, 本地的招生指标都未完成。由于他们发自内心地把学校的招生工作看作关系学校存亡和发展的根本, 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所以全力而为。他们在招生过程中的种种遭遇, 正是当前招生环境的缩影,值得关注,发人深思。艰辛——一年更比一年多我所访谈的三位教师众口一词的说法是“招生真是一年比一年难了”。尽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着数十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公立学校, 并且有较优越的办学条件和地理位置, 但三位教师都真切地体会到了招生的艰难。特别是在本地区招生的难度, 更是超乎他们的想像。下面是几位老师在招生中遭遇到的情形。朱老师: 职高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 许多学生和家长宁可花几万块钱去读普高, 也不愿意读职高。许多家长认为读职校很差, 很丢脸, 有些学生虽成绩很差也还是喜欢读普高。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 /12 有个女同学已在我们的工作下, 交了钱决定读职高了, 没想到第二天同学聚在一起, 都说她“你成绩又不差, 怎么会去读职高呢? ”她心里很不高兴, 父母听了也为孩子的前途感到担心了。贾老师: 我们到初中去招生, 学生看见我们就像避瘟神一样, 他们好像和我们说话都低了几个等级似的, 我们学校在那边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差, 而是很差很差……。有些时候真的想都想不到, 开始我以为一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应该是讲得响的,没想到他们会有这样的认识。贾老师: 那些天感觉真的可怕, 一开始的印象真是大差了。当地教育局有规定,只有当地三所学校可以进去宣传, 其他学校都不可以进去。我们请班主任吃饭, 但请他们的人实在太多, 竟把我们给忘了。当时只拿到一个名单, 连家庭地址也不给, 我们只好通过去年在读的几个当地学生, 还有我们组的一位老师的关系, 找到初三班里几位学生, 让他们写了一些地址,我们就到这些人家里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开始都不来, 等分数出来后我们马上又去, 让他们叫家长到我们学校去看看, 家长没来, 第二天晚上, 我们又到这几户人家做工作, 直到第三个晚上, 有点让我们说动心了, 有三个家长过来看了学校, 最后都报了名。我们招来的 7 个学生都是这样一趟一趟地跑,做好几回工作才招来的。职业学校招生难就难在声誉太差, 而声誉差并非一朝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4 /12 夕形成的, 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各职校自身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重身份、轻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生产技艺被依靠剥削他人劳动生活的贵族阶级视为“奇技淫巧”而不屑。到了现代, 教育在社会中起的是“筛选器”的作用, 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决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