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肿瘤放射治疗颅内肿瘤
第一页,共33页
颅内肿瘤第一节 总论
主要临床表现:颅内高压、局部定位的症状或体征。
◇受限于颅骨结构,可导致严重的后果。颅内不可扩张—压迫周围脑组织/造成脑室内梗阻—颅高压症状。
◇肿瘤发生部位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局部症状。
第二页,共33页
颅内肿瘤第一节 总论
诊断 CT、MR等影像学检查占有重要地位。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
治疗 首选手术,术后多需放疗,+/-化疗
第三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一 病因
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遗传、环境、病毒感染、激素失调、电离辐射相关。
◇癌基因学说占有一席之地。即各种癌基因异常表达或抑癌基因表达不足所致。
第四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二 应用解剖
第五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三 病理学
中枢神经系肿瘤包含脑肿瘤和脊髓肿瘤。
脑肿瘤>80%,2/3为原发,原发中,胶质瘤最常见,占50%,其次脑膜瘤,占20%,垂体腺瘤占第3位,<15%。
脊髓肿瘤<20%,4/5为原发。原发中2/3为神经鞘瘤、脊膜瘤、神经胶质瘤。
第六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三 病理学
病理学分级:采用WHO四级分类法为原则。主要依据核异型性、细胞增生和有丝分裂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坏死的有无。
Ⅰ、Ⅱ级低度恶性,Ⅲ、Ⅳ级高度恶性。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P187表。
第七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三 病理学
部位:大脑半球最多见。其后依次为蝶鞍区、小脑、脑室内、脑干。
幕上肿瘤、幕下肿瘤。幕下肿瘤包括小脑幕以下的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内、桥脑小脑角、桥延脑处的肿瘤。成人及1岁以下的婴儿好发幕上,1~12岁幕下。
各肿瘤好发部位:胶质瘤-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小脑蚓部,室管膜瘤-脑室壁,颅咽管瘤-鞍上区。
第八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三 病理学
生长特点(不同时具有):
瘤细胞生长活跃,聚集成块,空间受限可铸型生长--脑膜瘤、胶质瘤。
浸润能力强,分泌蛋白酶类物质,使周围组织失去抵抗能力,而浸润脑组织,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交错混杂--胶质瘤。
彼此之间不联系的独立病灶,无时间顺序--多为继发性颅内肿瘤或多发性脑膜瘤。
第九页,共33页
颅内肿瘤总论三 病理学
扩散途径
◇种植性转移 脱落细胞随脑脊液扩散到远处,发展成病灶。(髓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颅内生殖细胞瘤)
◇颅外转移 极少见,原因:脑内没有淋巴管结构,脑瘤组织侵蚀血管能力差,瘤细胞适应能力差,很少能在颅外繁殖。
第十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