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蜈蚣马陆.ppt

格式:ppt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蜈蚣马陆.ppt

上传人:fy5186fy 2016/7/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蜈蚣马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蜈蚣是蠕虫形的陆生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 所以叫做多足动物。白天它们隐藏在暗处, 晚上出去活动,以蚯蚓、昆虫等动物为食。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并位居五毒首位。分类信息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唇足纲 Chilopoda 物种名称中文名称: 蜈蚣蜈蚣-形状英文名称: Scolopendra 拉丁学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药用名称: 蜈蚣别名: 天龙、百脚、吴公、百足虫、千足虫、天虫、千条腿、蝍蛆基本类型金头蜈蚣(长江沿岸地区) 红龙(广西) 雷公虫(四川) 蜈蚣简介蜈蚣( Centipede )扁长节肢食肉动物,每一节皆有脚一对。源起希留利亚纪,至今仍有两千八百种存活。和节肢动物一样,以多节肢生物闻名。 蜈蚣为节肢动物。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芜阴湿的茅草地上。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等地。主产湖北荆州、宜昌、孝感、郧阳等地市及老河口、襄樊、荆门、枣阳等市的部分县,全省年收购量占全国 80% 以上, 产品销全国并出口;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购,多为自产自销。 70 年代浙江开始人工试养,但因病害, 天敌,食料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进展缓慢,还不能提供商品。现在仍靠捕捉野生蜈蚣药用,供应偏紧。 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 9 ~ 17 厘米, 宽 ~ 1 厘米。全体由 22 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 有触角及毒钩各 1 对; 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 2 条; 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 1 对, 生于两侧,黄色或红褐色,弯作钩形。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质量以身干、虫体条长完整、头红身绿者为佳。外形特征 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长 毫米--34 毫米之间。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 只有 21 对步足和 1对颚足;“钱串子”是蜈蚣近亲,学名蚰蜒, 只有 15 对步足和 1 对颚足; “石蜈蚣”也只有 15 对步足。还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 35 对、 45 对,最多的达到 191 对蜈蚣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