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淋巴水肿(lymphedema)
是因各种原因引起身体某一部分的淋巴管狭窄或阻塞,导致淋巴液在组织间隙异常积聚的一种疾病。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淋巴水肿分类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一、原发性淋巴水肿
也称先天性淋巴水肿,系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如淋巴管发育不全、扩张、瓣膜发育不全或缺如等,导致淋巴液不能向心回流,使淋巴液聚集于组织间,导致淋巴水肿。
原发性淋巴水肿包括早发性(青春期前发病)和迟发性(青春期后发病)淋巴水肿、单纯性淋巴水肿和遗传性淋巴水肿。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2、继发性淋巴水肿
继发性淋巴水肿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淋巴管狭窄或闭塞,引起淋巴液不能向心回流所致。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常见的有反复发作的链球菌感染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及丝虫感染,可因纤维组织的修复而造成淋巴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淋巴水肿。如反复发作的慢性丹毒所致的淋巴水肿。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由于各种创伤(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均可造成局部淋巴管的破坏和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淋巴管阻塞,多见于因恶性肿瘤行广泛组织切除和放射治疗后,如乳癌根治术后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多见于盆腔恶性肿瘤晚期及转移肿瘤压迫腰淋巴干,使淋巴循环阻滞、导致下肢淋巴水肿。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值得指出的是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病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淋巴管异常,在一般情况下尚可代偿,并不发生淋巴水肿。当各种原因造成淋巴管的主要通道狭窄或闭塞后,原有的异常淋巴管不足以代偿,即可发生淋巴水肿。这可解释患同样疾病且有相似的病程,为什么有的病人发生,而多数病人并不发生淋巴水肿的现象。如乳癌根治术后仅约15%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
根据国际淋巴协会的标准,将淋巴水肿分为三级:
I级(轻度):水肿为可凹性,患肢抬高后,水肿可大部分消退,无纤维化样皮肤损害。
II级(中度):水肿为不可凹性,抬高患肢后,水肿可部分消退,皮肤有中度纤维化改变。III级(重度):水肿为不可凹性,皮肤出现橡皮肿样改变。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十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