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南越” 一词,始见于秦汉史籍,主要指聚居于现在两广境内的越人,是江南地区百
越的一支。( )
2、 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从此,岭南地区归入中央集权政府的版图。( )
3、 南越国于公元前204年建国,至公元前111年灭亡,历五王共93年,依次五王分
别为赵佗、赵昧、赵婴齐、赵建德、赵兴。此段时期是汉越人民融合时期,也是岭南城区政 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奠基时期。( )
4、 公兀226年,孙权以合浦为界,合浦以北称交州,合浦以南称广州,这是广州得名
的开始。( )
5、 东晋葛洪在广东罗浮山隐居36年,现存冲虚道观,稚川丹灶,洗药池遗址,罗浮山
被称为道教第七洞天。( )
6、 梁武帝时期,昙裕法师从印度东渡抵达广州,创建西来庵,即后来的华林寺,“西来
初地”因此得名。( )
7、 为了加强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管理,唐政府在广州设置了 "市舶司”,这里中国海
关的前身。( )
8、 宋代,广东境内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东,广东从此得名。 ( )
9、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曾参与“公车上书”,并在广州创设了万木草堂讲学,是《时
务报》主要撰稿人,著有 《饮冰室文集》。( )
10、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孙
中山提出其宗旨是''驱除靴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均地权",并发展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纲领,即“三民主义”。( )
11、 广东北接湖南、江西、东邻福建,东南邻近港澳、西依广西,共有22个地级市,3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12、 珠江三角洲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夹带的泥沙冲刷而成的平原,其主体范围在三
水、石龙、崖门之间,是广东最富饶的地区。( )
13、 学宫的布局有一定格式,是由根星门、泮池、拱桥、大成殿、大成门、崇圣殿组成,
从南到北,布置在一条主要的中轴线上。( )
14、 广东古代园林早在南汉时已出现,最早的是御花园仙湖,广东现存的四大名园基本
上是清朝初期建造的。观赏广东园林宜以静观近观为主。( )
15、 自两宋以来,岭南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这是中原汉族
与南越族长期共同生活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其实早在秦汉就已开始。( )
16、 "客家”之名的由来,是因为大批移民涌入岭南的两晋时代,岭南土著自然视北来 移民为客户,政府户籍也列之为客籍,故称住在山里的移民为客家人,久而成习。
( )
17、 广东目前有13万瑶族人口,主要聚居在连南、乳源,少数散居在连山、连县等山
区,排瑶聚村定居,过山瑶居无定所( )
18、 广彩,又称织金彩瓷,是在各种白瓷上人工绘画,描金,以低温焙烧而成,产生于
清康熙年间,分为首饰品、摆设品两大类。( )
19、 端砚属全国四大名砚之冠,最大特点是石质纯净幼嫩,含有硅、泥、涓云母成分,
形成于泥盆纪或更早的地质年代,历代被列为贡品。( )
20、 广州迎春花市的内容是展销鲜花、鲜果、盆桔、金鱼等,表演各种地方风情浓郁的
民族民间歌舞,历时几天,在除夕夜达到高潮。( )
21、 骑楼可以避雨、防日晒,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校者
是上下九路,人民南路、长堤南方大厦等地。( )
22、 西关大屋讲究门面装修,其四折吊脚门、趟桃、硬木大门是作通风和安全的保证,
门口两侧是过水磨青砖墙,显得高雅大方。( )
23、 广州光孝寺是广州古迹中历史最长、文物最多的一座,许多历史名人,如昙摩耶舍、
达摩、鉴真、萧誉、惠能、智药、虞翻等在这里留下遗迹。( )
24、 三元宫前身是越岗院,由东晋的鲍靓兴建,明代改名为三元宫,供奉三官神, )
25、 广州、潮州、肇庆、雷州都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
26、 围龙屋、人境庐、千佛塔是梅州的著名景点。( )
27、 十贤祠的碑文纪念的十贤中,有南宋的文天祥。( )
28、 龙川的佗城是广东最古老的县城之一,留下的遗迹有越王井、灵光塔、学宫等。 ( )
29、 肇庆原属南海郡,汉时设高要县,隋时改为端州府,北宋时改为兴庆军、肇庆府。
30、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又有“三官”之称。( )
二、单项选择
1、 关于梅关道,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梅关道是岭南联系中原的重要的湘桂走廊通道。
B、 该通道位置即秦代横浦关,又叫秦关
C、 梅关道的开凿是张九龄对广东最大的贡献
D、 它使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此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水平
2、 下面关于鉴真生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