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格式:ppt   大小:1,297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上传人:bodkd 2021/10/13 文件大小:1.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紫外-可见光区分为远紫外(10~200nm)、近紫外(200~360nm)和可见部分(360~760nm);由于远紫外的吸收测量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故使用受到限制;通常研究的是物质在近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光谱行为。
2021/10/14
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cm 10cm 103 cm 105 cm

射线
x射线
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紫 外--可见 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
远紫外


紫红
绿

黄绿
绿蓝


蓝绿
光的互补性
2021/10/14
2021/10/14
§10-1 分子光谱概述
§10-2 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
讲授内容:
1.分子光谱的产生(如何表述?)
2.分子光谱分类(如何分类?)
3.分子光谱的特征及表示方法(如何表示?)
4.光吸收定律(基本形式是什么?)
1.电子的跃迁类型、能量及其所在的波长区
2.常用述语:生色团、助色团和吸收带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4.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的因素
2021/10/14
§10-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件(有哪些部件?)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有哪些?)
1.定性分析(Woodward规则)(根据什么定性?)
2.有机化合物的构形、构象测定
3.有机化合物的纯度检查
4.定量分析(单组份、多组份、其它分光光度方法)
(定量分析的基本定律是什么?)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溶液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2021/10/14
§10-1 分子光谱概述
1.分子光谱的产生
M+hν M*
△E=hν
△E为正值产生吸收光谱,负值产生发射光谱
E分=E电子+E振动+E转动
由于转动和振动能级的存在,分子光谱为带光谱。
若涉及分子电子能级的变化,则产生紫外-可见光谱;△E电子包含有△E振动和△E转动的变化。若涉及分子振动能级的变化,则产生红外光谱;△E振动包含有△E转动的变化。若只涉及△E转动的变化,则产生远红外光谱。
2021/10/14
图中: S0、S1、S2-能级(基态、单重激发态);T1、T2-三重激发态;R-振动弛豫(10-12 ~10-13s);A-吸收;E-共振发射(荧光) (10-7~ 10-9s);F-荧光(10-7~10-9s);P-磷光(10-3~10s);H-非辐射传热(外部转换);C-内部转换(10-12~10-13s);X-体系跨越(10-6~ 10s)。
2021/10/14
2.分子光谱的分类(结合第一章讨论)
分子吸收光谱
eV,波长250~25μm
振动光谱(红外光谱),~1eV,μm
电子光谱(紫外-可见光谱),20~1eV,μm
分子发射光谱
电子光谱(分子荧光、磷光),20~1eV,μm
2021/10/14
3.吸收光谱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其横坐标用波长或频率表示,一定波长对应于一定的能量;物质的吸收峰相应于分子结构,是定性的依据。
其纵坐标用光强的参数表示,如:透光率、吸光度、吸光系数等,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