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实验13 DNA片段的PCR扩增1.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13 DNA片段的PCR扩增1.docx

上传人:1650986**** 2021/10/14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13 DNA片段的PCR扩增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设计
一、引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隆重地拉开了序幕。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在新教材中,显著特点之一是实验类型和数量的增加。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尤其要依赖于科学实验。中学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多方面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方法教育的最佳切入口,因此如何上好实验课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案例背景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是教材中新增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该实验操作步骤繁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也非常多。此外,我所在的学校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们思维活跃,素质良好,对许多事物都有新鲜感。但是他们对于DNA分子的认识只局限在图片及模型上,谁也没有见过DNA分子实物究竟是何模样。如果按照课文中原理、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就只是被动地记忆实验,无法体会实验中所体现的原理,既不受学生欢迎,也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实验课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采取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探究原理
实验课前,学生们一进实验室就围着讲台上那的鸡血议论开了:这就是鸡血啊,怎么弄来的呢?猪血能用吗?有股腥味,又有点恶心,为什么不用别的材料啊?书上不是还介绍可以用菜花的吗?怎么盛鸡血的烧杯是塑料的呀?对于这些疑问,我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让他们先自己猜测。上课后我就请同学们先讨论本实验的选材问题。针对课前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组织中肝脏(酶的高效性实验中曾经接触过,学生自然会提起)与血细胞的差别、不同种类动物的血细胞的差别这几个角度思考,通过比较的方法推导选用鸡血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再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桌上所摆放的各种试剂。有同学说:“NaCl溶液的浓度不同,二苯***试剂也分为A液和B液。”“酒精是冷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吧。”“二苯***试剂放在棕色瓶里,肯定很容易见光分解的。”(看来同学们的化学知识掌握的很好。)经过初步观察后,我介绍了各种试剂的作用:细胞中的DNA都是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这些物质都能够溶解在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所以,2mol/L的NaCl溶液是用来溶解细胞核中的DNA和蛋白质。,但是DNA和NaCl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有起伏的。,DNA的溶解度最低。运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先将细胞核物质溶解在浓的NaCl溶液中,使DNA和蛋白质分离,再将溶液稀释,降低DNA的溶解度,使DNA析出。此时向学生提问:“怎么判断DNA已经完全析出?”学生都是按照课本来回答的,对此反问一句:“你们怎么知道溶液中的丝状物DNA是否在增加?很容易观察吗?”提示学生用化学的知识来解决。(计算需加的蒸馏水量V×=2×40ml)
继续提问:“DNA析出,过滤后虽然得到了DNA,但仍含较多的杂质,会影响鉴定效果,怎么办?”有同学提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