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讲中西文化源流及其现代化一、中西文化源流与演变?中国:从秦汉开始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西方: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以基督教文化构成西方文化的主脉。?(一)中国文化源流与传统?“米亚得现象”:“以夏变夷”的路线,以华夏的文化,来改变、同化满夷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二)西方文化源流与传统?区别于中国文化的以夏变夷的模式,包含三种差别很大的文化传统。西方近代文化是在三种差别很大的文化传统的融合更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西方文化的三种主要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还有一种是基督教的。?希腊文化:灵与肉的和谐文化,表现了一种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化; ?罗马文化:物质主义的文化,是对精神文明传统的践踏,但同时繁荣了世俗社会,导致了帝国的繁荣,以及法律的健全; ?基督教文化:唯灵主义的文化,鄙视此岸世界的世俗生活,极力推崇彼岸世界,向往天国。导致基督教内部崇高的精神和卑污的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西方近代文化的发展则是对希腊、罗马以及基督教的三种传统融合起来,所以它既有希腊文化对人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又有罗马文化对世俗社会和功利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主义的向往。因此它和中国文化“以夏变夷”的同化模式是不一样的。二、中西文化基本精神?(一) “轴心时代”的变革?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解释了什么是“轴心时代”。??他认为人类有三大文明, “一个是西方文明;一个是印度文明;一个是中国文明”。在公元前 600 年到公元之交的几百年中间, 在这三大文明地区,不约而同地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而这个变革的结果,导致了三大世界宗教的产生。??轴心时代之前中西文化的差别不大,都是一种浓郁的迷信色彩文化,但是经过“轴心时代”以后,中西文化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二)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的变革???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的变革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从殷商时代的巫觋精神向周代尊礼敬德的宗法意识的转换,即从人格化的神转变为抽象的外在道德规范。?第二步转换是从周代的尊礼敬德的宗法意识向春秋战国时期内在自觉的伦理意识的转换。?最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一种伦理精神,由内向外驰求,通过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从内在挖掘出世界。所以中国文化经过“轴心时代”的变革转向关注道德修为的协调的现实精神。?(三)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的变革?从自然崇拜,明朗欢快的活泼的希腊多神教,以及外在刻板的,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后来完全鄙视现实,崇尚天国的,一种超越的基督教的转换,这样就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在“轴心时代”,中西文化向着不同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个是内敛的,一个是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