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金丝雀码头111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丝雀码头111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6/7/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丝雀码头111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规划案例分析————金丝雀码头金丝雀码头是英国首都伦敦一个重要的金融区和购物区,坐落于伦敦道格斯岛( Isle ofDogs ,又译“狗岛”)的陶尔哈姆莱茨区( Tower Hamlets ),位于古老的西印度码头( West India Docks )和多克兰区( Docklands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多克兰地区西印度码头的中心。在过去航空、陆运都不太发达的漫长年代,航海占据了交通往来的主要位置。英国港口曾经是世界贸易的集散地。金丝雀码头就是伦敦出色的码头。然而在上世纪 60年代,由于海运事业的萎缩或者航运公司需要寻找更大、更有效的深了 18 个月内建成 座高楼这一伦敦建筑业的奇迹。水港口,伦敦的原有港口码头有些就衰落下去,直至关闭。金丝雀这个 22 平方公里的码头就是其中的一个。到1980 年,码头已经停止了运营,彻底废弃了。80年代中期也就是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伦敦市政府成立了码头区开发公司,开始全面改造这一地区。一家加拿大开发公司包下这块地盘,把这里建成了金融区。开发商在这里创造金丝雀码头改造的定位是与伦敦金融城相配合构筑双 CBD 模式,为金融中心提供办公空间;提供现代化公共活动设施;使有限的土地与建筑发挥高使用效益;创造一个轻松、健康、吸引人的环境,确保住宅及社会服务设施齐全以吸引人们来该地区工作、居住和参观游览。由于伦顿金融城空间有限, 为保持伦敦城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码头区建立大型的新区,可满足现代商务发展的空间需求,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土地更便宜且大多数是空旷的,不受历史风貌保护规定的“制约”,使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伦敦多 CBD 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伦敦商务面积扩大的同时伦敦城中心区内独特的历史风貌不受破坏,注重两者的功能地位互补效应的发挥。大量金融和商业服务机构对写字楼面积和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大,媒体、电信和 IT业的大扩张也进一步刺激了对写字楼的需求。在金丝雀码头众多的摩天大楼中,许多银行的总部、分部和商业巨头的总公司——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以及英格兰银行、渣打银行、罗斯恰尔兹贴现公司、摩根大通,以及每日电讯、独立报、路透社和地理位置镜报等就在这里落户,仅员工就有 8万之众。金丝雀码头不光是有金融、商业、出版行业,教育领域也插进来了。如伦敦城市大学就在这里抢占了一块地盘,并传道授业。而与之配套的服务行业更是涌了进来,如国际知名品牌四季酒店、万豪酒店、弗雷泽宫酒店以及宜必思酒店,还有形形色色相当多的酒吧和小餐馆。前卫现代的建筑群落也打造出一个购物的天堂,从商业街购物中心到设计师品牌店在这里也不胜枚举。这里还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展览以及非同凡响的公共艺术展,丰富了这里的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所以,在这里,你的一切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金丝雀码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后,交通自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英国当局早就考虑到了。这里修起了地铁站,把伦敦引以为豪的多条地下交通线引到了这里,又从这里引向城市的四面八方。有一条地面的轻轨线也在高楼间穿行,让人们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又浏览车外别致的城市风光。至于公路与街道,被那大大小小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桥梁连接起来,上面是来往如梭的大车和小车。泰晤士河上,仍然被船涌起一波一波的浪,那是装扮豪华的客轮和游轮停靠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