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服务(人大工作巡礼)
——访郊区大通镇人大代表、大通镇司法所所长陈飞
“作为最基层的乡镇人大代表,我认为应该把代表履职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代表的存在和作用。”基层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履职?如何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最大化?近日,见到郊区大通镇人大代表、大通镇司法所所长陈飞后,他解释了记者的疑惑。
“基层代表履职渠道少,所以在日常司法工作中,必须时时刻刻以代表的职责要求自己,主动去发挥代表作用。”陈飞如说是。在大通镇司法所,普法教育一直是重点工作内容,陈飞在每年“3·15”、“6·25”、“12·4”等涉法节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以现场咨询、文艺活动、横幅、展板、书籍、传单的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努力将法律知识送到学校、企业、社区和田间地头。“在宣传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站在代表角度将普法教育效果最大化,让群众更好地接受。”陈飞告诉记者,“摸索中,我发现要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与党委政府各阶段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我努力将枯燥抽象的法律条文及典型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与普法教育紧密相关的就是法律援助工作,在陈飞和结对律师事务所的努力下,大通司法所已承办或协办法律援助案件90余起,解答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此外,陈飞还特别注重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中着重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单位进行重点走访,重点宣传与农民工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他们依法维权意识,几年来,共发放法律援助卡1000余张。
“司法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这也是基层代表的职责所在。”说起调解工作,陈飞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在基层工作了11年,针对居民的不同情况,我总结出了蛮横型、急躁型、忧闷型、任性型4种对象的话语表达法,实践证明,这些很有效。”2013年8月,澜溪社区、河南嘴社区两户相邻的居民由于宅基地界限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