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题型突破02 图标题.pptx

格式:pptx   大小:445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型突破02 图标题.pptx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0/18 文件大小:4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型突破02 图标题.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型突破02 图标题
图标题是一种以图像、表格、模型等为载体的综合性试题,这类试题具有形象直观、概括性强、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但难度不是很大,侧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从图表及相对应的文字中提取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性质、规律等〕,然后与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整合,从而综合考虑得出答案。
题型解读
Ⅰ.溶解度曲线
[详见根底过关篇中专项〔七〕考点突破]
类型一 坐标类
例1 [2021·荆门]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T2-1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  〕
,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
℃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

图T2-1
【答案】B 
【解析】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可以采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正确;A点对应的溶解度数值都大于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数值,所以将A点降温到t1 ℃甲、乙、丙均变为饱和溶液,B错误;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C正确;A点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正确。
类型一 坐标类
例2 [2021·衡阳改编] 如图T2-2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答复:
〔1〕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 
〔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
出一种即可〕。 
〔3〕t2 ℃时,将30 g a物质参加50 ***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是    g。 
〔4〕t1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t2 ℃时,将a、b、c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图T2-2
类型一 坐标类
【答案】〔1〕t1 ℃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3〕75 〔4〕b>a=c 〔5〕b>a>c
【解析】〔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升高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c物质。〔3〕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所以将30 g a物质参加50 ***中,只能溶解25 g,故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5 g。〔4〕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类型一 坐标类
Ⅱ.中和反响中溶液pH的变化
[详见根底过关篇中专项〔十一〕考点突破]
类型一 坐标类
例3 [2021·益阳]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响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T2-3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溶液呈紫色

,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图T2-3
【答案】B 
【解析】 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示溶液呈碱性,A错误;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B正确;由图像可知,pH开始时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错误;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D错误。
例4 [2021·南京] 如图T2-4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响的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
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假设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试
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