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红楼梦》中的柳絮词赏析读书笔记
正是柳絮漫天的暮春天气,想起了《红楼梦
》里关于柳絮的一回文字。那是第七十回,林黛玉写了《桃花行》,本来要 重建桃花社,但由于杂七杂八的事,居然只起了个头就没有了下文;史湘云在暮 春时节,由于无聊,写成了一首《如梦令》,引出了几首柳絮词。下面我们分别 来看看这几首词。
首先是史湘云的《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 莫使春光别去。
现在通行本的《红楼梦》中,“残吐”又写成“才吐”的,而和我这里理解 最大的差别在于句读,一般的都是这么标点: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 莫使春光别去。
这首词按我的理解:开头是忽然看到满天的柳絮,让作者有些惊奇,产生了 疑问,难道是绣绒剩下的绒头,被风吹散才像雾一样在帘外飘荡?这句是实写看 到的,只不过用了比喻。伸出手去轻轻拈一把来,却惹起了鸟儿妒嫉的叫声。这 句写心思,手拈柳絮和鸟叫当然都是当时的实景, 两者本来应该是不相干的,可 作者却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就是“寄情于物”,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史湘 云尽管不是一个敏感的人,可她却也是一个聪明的少女,由于她当时已经感受到 了各色人等对她行为的一些议论,所以她才有这样的词句。“且住,且住! ”这 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说鸟叫声住,也可说手拈柳絮住,这两种意思是承 上;还有一种意思是启下,是让美好的春光留住的意思。
这首词确实能够看出史湘云的特点, 也就是说只有她才有这样的词句,尽管 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好的东西还是值得珍惜的,在能够留住的时候千方百计把它 们留住,莫使春光别去。
第二首词是探春的《南柯子》,可是只有上半阕: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而后半阕是贾宝玉续的: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贾氏兄妹的词各是自己的口吻。上半阕,是从柳絮在柳枝上的情景写起, 尽 管它们和柳枝有生与被生的联系,它们相互间也曾紧紧地在一起,可它们却不能 一直在一起,等风一起,东的东,西的西,相互间再也没有任何联系。
读过《红楼梦》,知道探春命运的,就知道她看得开,所以这也是她的宿命。
但她的“一任”却和后面薛宝钗的“任他”不同,她首先是心中有那些亲人在, 也是真心想要留住美好的东西。 可实在不能留住时, “空挂”“徒垂”“也难绾 系也难羁”时, 她也只好“任”。 而其兄宝玉的“续作”, 应该是一个什么也没 有明白的公子哥的自白, 总觉得好的东西, 过去了还会有。 这也符合当时的他浑 浑噩噩过日子的心态,总觉得什么都不用担心,今年花谢了,明年还会开。所以 词句漂亮,但意思实在很一般,和他的姐妹们的思想不在一个层次上。
第三首是林黛玉的“一阕《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 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 忍淹留?
前三句写实,柳絮在春风里到处飘荡,有的到了这里,有的到了那里,但就 算飘落到地上, 也会凝结成团。 接下来是林黛玉性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