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事业单位工资条增加养老金扣除项.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事业单位工资条增加养老金扣除项.doc

上传人:lily8501 2021/10/1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事业单位工资条增加养老金扣除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页 /总页数 4 页
事业单位工资条增加养老金扣除项

“工作了20多年,工资条上头次多了一个‘养老金’的扣除项。”9月10日,就职于某血液中心的王女士拿着刚发不久的工资条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早就听说事业单位要缴纳养老保险,但一直未有什么动静。如今,工资条中虽然多了这么一项,但戏剧化的是,对应的金额却为零。
也就是说,该事业单位的工资条结构虽有调整,但养老金并未开始扣除。不过,王女士通过其财务部门了解到,这种调整确实在为后期缴纳养老金做准备,而且为时不远。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仅是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小步快跑前的一个动作,先行单位的占比不会太大,同时任何一家事业单位都不会借着进入社保的机会减少员工收入。”9月11日,一接近人社部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改革近三年内暂不会大面积推进。
工资先涨后缴?
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之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内容除了明确事业单位将纳入社保体系外,同时提出的还有“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而这也被众多专家解读为是事业单位即将涨薪的信号。虽然该说法一度被相关部门否定,但如果为了纳入社保而变相降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似乎也并非是改革的初衷。
“如果总体收入没有太多减少的前提下,扣不扣养老金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王女士向记者表示,他们的工资主要分工资和奖金两部分,从这月开始,工资部分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奖金部分涨了几百块钱,并且从年初开始进行了补发,即便开始扣除养老金,员工似乎也没有最初听到消息时那么抵触了。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在此之前,很多事业单位员工的收入已多年未涨。
第3页 /总页数 4 页
“如果要缴纳养老保险,一定会先涨后缴,从原有工资里扣除是不可行的,但如果涨的恰恰是需要扣除的那部分,职工本人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但也不痛不痒。”9月11日,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于涨多少、如何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考评制度和机制,这些机制要能反映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收入来源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
据本报记者了解,已将“养老金”扣除项单独列出的事业单位并不多,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人员占比的这部分单位尚未有相应的动作,而血液中心等有望先行的事业单位恰恰属于财政差额拨款的那部分。同时有专家估计,教育、卫生机构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共占到中国事业单位人数的四分之三。其中,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差额拨款类型,教育系统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单单就教育人员数量就已达事业单位总数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工资一旦有所上涨,至少有一半事业单位人员将会有所涉及。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重心原本就是要提高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这与养老改革并不矛盾,而先涨后缴‘涨’的这部分资金来源也分两种情况,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由财政拨款,差额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中,前者有部分财政拨款,后者完全是单位自己挣的钱。”上述接近人社部人士强调,任何改革都需要先投石问路,改革全面展开尚需时日。
财政短期压力依旧
众所周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制度的公平性、缓解财政压力,但先涨后缴,从表面来看似乎恰恰增加了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