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佛门中的“安居”犍度(转)(.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佛门中的“安居”犍度(转)(.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10/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佛门中的“安居”犍度(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佛门中的“安居”犍度(转)(
佛门中的“安居”犍度(转)(
有一句话说:“出家无家,处处家”。如果说是世俗意义上的“家”,作为修道人是该放下。但常言道,佛法在世间,不能也不可能完全的独立而不食人间烟火。因此,可以说出家是从一般理解上,依各自义务与责任组成的小家,进入依“六和敬”[1]而住的清净和合的佛法大家。然而这“六和敬”主要是在“戒和同修”的基础上,才能实际发挥它的效用,要不然“六和敬”也只是徒具口号抑或是象征性的点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具体的运作起来,比如“利和同均”,按理说应是每个僧人都平均得利。如此一来,刚出家几天的与已出家几十年的老僧就没区别;如果简单的以僧龄长短来分,又不能体现出佛教重视智慧的精神。因此,为了让僧团和合无争,还必须建立一种,平等中又不妨差别的标准。这就是“安居”制度的确立,当然安居的意义远不仅于此。但通过安居,僧人们有了戒腊,僧团便依照每个出家人的戒腊,作为分配利养等各种权利的凭据,以达到上下有序,和乐无为的目的,也是佛陀制定安居的一个用意。
一、“安居”的名义及由来
什么是“安居”?正如元照律师所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2]也就是说要求修道者,在一定的时间段,放下一切外缘,全身心的投入修学。一般是夏季,故名“结夏” 亦称为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九旬禁足等。这是佛陀强行的规定,作为每一个出家佛子都应去操行。如律文中所说,无故不举行夏安居,将是一种犯戒的行为。然而“安居” 制度并不始于佛教,早在佛陀未出世前,古印度的一些教派就有了安居的****俗。由于印度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夏天雨季(类似中国的梅雨季节的雨期)漫长。在这温暖潮湿的地带,虫蚁繁殖迅猛,草木生长旺盛。而古印度的人民向有珍爱其它物种的悲心,路边的一颗小草或神殿上一只无名的小鸟,认为都是最高“梵”展现自己的方式。这种特征,在古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3]中有不少明证,如第四卷说到:“要避免伤害任何生物,以免孤身进入来世。”第五卷说:“只有伤害动物,才能获得肉食。而杀害动物闭塞上天的门径,所以要避免犯戒食肉。”又在第十二卷中再次归结说:“所以,在自我认识到表现在一切物类中的‘最高我’的人,对万物一视同仁,而取得最大的幸运,即冥合于‘梵’”。因此,婆罗门教的出家者及耆那教等,每年中的八个月以云游的方式行脚于各地,其余四个月的时间,由于雨季的影响,均有规定在雨季来临之时,选择一适宜的地点,安住下来,一则潜心修道,二则外护生命。
佛教成立之初,追随释迦佛的弟子,素养根机都很好,释迦佛为了护念弟子,并不事先给予制戒及安居等事。后因六群比丘打破了常规,遭受非难,是故佛陀开始沿袭雨季安居的办法。此一缘起在《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中都有大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