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阻式传感器
第一页,共72页
*
一、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二、应变片用于测量力的计算公式
三、应变片的种类与结构
四、测量转换电路——不平衡电桥
五、应变效应的应用
第二页,共72页
*
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转换电路等组成。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量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
第三页,共72页
*
一、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设有一长度为、截面积为A、半径为r、电阻率为的金属单丝,它的电阻值R可表示为:
当沿金属丝的长度方向作用均匀拉力(或压力)时,上式中、r、l都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值R发生变化。例如金属丝受拉时,l将变长、r变小,均导致R变大。
第四页,共72页
用应变ε表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
当电阻丝受到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电阻率将因晶格发生形变等因素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量为:
*
第五页,共72页
*
微应变(με)
在材料力学中, =L/L称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也称纵向应变,是量纲为1的数。通常很小,常用10的-6次方表示之。例如,当,在工程中常表示为110(-6)或m/m。在应变测量中,也常将之称为微应变(με)。
对金属材料而言,当它受力之后所产生的轴向应变最好不要大于110(-3),即1000m/m,否则有可能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而导致断裂。
第六页,共72页
用△S/S表示圆形电阻丝的截面积相对变化量:
用△ρ/ ρ表示圆形电阻丝的电阻率相对变化量;
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受力时,沿轴向伸长,沿径向缩短,关系为:
其中,μ为电阻丝材料的泊松比,负号表示与应变方向相反。
*
第七页,共72页
结合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通常把单位应变能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称为电阻丝的灵敏度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量,其表达式为:
*
第八页,共72页
*
二、应变效应的结论
(1)灵敏度系数
灵敏度系数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受力后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即(1+2μ);另一个是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变化,即(△ρ/ρ)/ε。
,灵敏度系数中(1+2μ)要比(△ρ/ρ)/ε大得多;而半导体材料中(△ρ/ρ)/ε要比(1+2μ)大得多。
,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即K为常数。
第九页,共72页
(2)应变的测量
用应变片测量应力时,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产生微小机械变形,应变片阻值也发生相应变化。当测得应变片电阻值变化量ΔR时,可得被测对象的应变值。
根据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得到应力值:
σ=Eε
式中, σ为试件的应力,σ =F/A,A为受力面积,ε为试件的应变 , E为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所以, ΔR/R=Kε=Kσ/E=KF/(AE)
因此,应力σ正比于应变ε,而试件应变ε正比于电阻值的变化,这是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
第十页,共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