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管理办公室业务及流程一施工前期管理(一) 项目组在施工前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项目管理规划; 2 、审查监理规划; 3 、参与施工图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 4 、审签《开工报告》; 5 、织和协调项目工程施工前的其它相关准备工作。(二) 监理规划的审批 1、监理单位编制项目监理规划, 报项目组专业工程师审核。 2 、项目组专业工程师审查并签署意见,若不符合要求退回监理单位修改。 3 、目主管审查批准。 4 、理单位存档并组织实施,项目组存档并监督实施。(三) 施工图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查 1 、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1 )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项目组、设计院、施工单位参加,并邀请质监站等有关部门参加。(2 )监理单位根据交底提出的问题整理会议纪要。(3 )各参加单位会签会议纪要。(4 )设计单位根据会议纪要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出具会审意见书。 2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1 )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初审。(2 )监理单位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会,项目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并邀请质监站等相关部门参加。(3 )监理单位负责整理会审纪要,报项目组备案。(4 )施工单位根据纪要修改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审核并签字认可。(四)工程《开工报告》的审批 1 、承包单位填报工程《开工报告》送监理单位。 2 、监理单位检查工程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对具备开工条件的,在《开工报告》上签署意见。 3 、项目组主管工程师对开工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并在《开工报告》上签署意见。 4 、项目主管对开工前准备工作进行审查并在《开工报告》签署批准开工的意见。 5 、《开工报告》由项目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存档一份。(五)工程分包商审批 1 、总承包商提出分包申请并提交分包商资质、业绩资料送监理单位。 2 、监理单位审查分包商资质资料,签署审查意见并决定是否送项目组或退回总承包商。 3 、项目组专业工程师审核分包商资质资料,根据分包工程与分包商资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考察,若需要考察,由监理单位组织, 项目组、总承包商参加, 监理单位负责提交考察报告, 各参加考察人员签署考察意见, 一并送项目主管审批; 若不需要考察, 项目组专业工程师将分包商资质资料和审核意见送项目主管。 4 、项目主管对分包商资质资料签署审批意见。 5 、总承包商将审查资料存档并实施分包计划。二甲供材料、设备管理 1 监理单位监督供货商按合同要求供货。 2 甲供材料、设备到货后,监理单位组织设备招标科室、工程科项目组、施工单位、供货商进行验收和移交。三对监理单位工作的监督管理(一) 项目组应依据《监理条例》和监理合同、监理规划, 全面检查监理单位的监理组织和人员设置及分工情况、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执行情况、旁站计划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二) 项目组应对监理单位提交的工程监理月报进行认真的审核, 对其提出的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处理, 并保留相关记录。(三) 项目组每月至少一次在施工现场对监理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范围包括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工作的协调和监管情况, 应将检查情况记录在《监理工作检查记录》上, 以便督促监理单位履行监理职责。《监理工作检查记录》作为评价监理单位履约情况的依据之一。四工程例会和项目组工作会议制度(一) 工程例会制度 1 、工程项目开工后,项目组与监理等有关单位应每周召开一次工程例会, 具体时间在第一次工程例会确定, 会议地点设在现场会议室。 2 、工程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项目组成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主任及设计单位有关技术人员等参加。 3 、会议内容:检查上周各项工程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协调处理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下一周的工作安排,督促责任单位采取措施,按期完成每周工程计划。 4 、会议议程: (1 )承包商及分包商项目经理分别报告一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对未能完成的工作要说明原因, 提出需要工程例会协调的事项,并提交下周工作计划。(2 )监理、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分别就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安全、文明施工等问题提出意见。(3 )其他有关人员发表意见。(4 )总监理工程师总结会议内容,汇总有关意见,提出下周的工作安排。(5 )项目主管发表意见,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处理。(6 )工程例会由监理单位负责记录会议情况及整理会议纪要,并在会后三日内签发给各有关单位。(二)项目组工作会议制度 1、项目组工作会议自成立后由项目主管定期或不定期召集。 2 、项目组工作会议内容: (1 )研究工程项目管理方案的编制,检查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实施情况。(2 )研究监理、施工及材料设备招标工作,审议招标方案和招标文件。对重要合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