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
李忠杰
[编者按] 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党的十六大后,本人敏锐地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点关注的战略课题。为此,“蓝色战略”在2002年底2003年初率先在互联网上开设了“执政能力”这一版块。值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本站将编辑相关精品文章以飨读者。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执政能力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关注的焦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执政能力、执政理论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
如何认识执政能力的内涵
执政,顾名思义,就是执掌政权的意思。要履行好执政的职能和责任,除了构建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好的组织体系、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的宗旨和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所讲的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
“执政能力”四个字中,关键是“执政”。它的所有“能力”,或者说,它与其他能力的不同之处,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而执政本身,包含着丰富和复杂的内容。所以,执政能力如果展开来说,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
当然,这10个方面,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和划分的。作为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干、干什么、怎样去干。
执政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执政是受执政理论指导的。胡**同志在今年6月29日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他在8月22日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这样七个有关执政的基本范畴,就构成了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对执政理论的研究。
胡**同志所说的七个基本范畴,好几个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使用。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对其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
1. 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其中主要的应是价值取向。我们党长期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它们清楚地表明了我们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如何执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提高执政能力,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