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陶行知先生写的糊涂的先生这首诗, 对我的触动较大。身为一线教育工作者, 也是凡人, 都有感情, 有喜怒哀乐, 对人对事有喜好有厌恶, 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以此来评判一个学生, 给孩子贴下一个个不好的标签, 将其永远定在那里, 这样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虽然我们班里有几十号人, 对于老师多一个不多, 少一个不少, 可对于一个家庭却承载了全部的希望。所以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无论是富有的, 还是贫困的, 只要走进班级, 他们就是学生中的一员, 每位教师就有责任教育他们, 感化他们,引领他们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虽然我工作时间并不长,今年也是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我理解得还是蛮深刻的,那就是每个所谓的问题孩子,其实背后可以说都有一段“故事”, 一定有他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一段心路历程。下面我就讲几个例子,说说我工作以来碰到的情况吧。我以前教的一个班里有个学生,非常不合群,据其他同学反应,他从来不跟别的学生交流, 课堂上也不吵闹, 就呆呆地坐着, 上课也不迟到, 每次都是踏着铃声准时进教室。说他违纪违规, 还真是没有, 但是看他又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一副凡事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后来的一件事, 我了解到他其实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的。数学老师要求大家准备一本厚的笔记本,用来摘抄错题,说最好整个初中阶段都用这一本,所以最好用稍微质量好一点的。结果那个学生用的就是学校发的那种薄薄的数学本。数学老师就把他叫来办公室, 问他是不是没钱买本子。他马上态度很凶地顶撞: 谁说我没钱, 你怎么知道我没钱, 凭什么说我买不起。后来我听说整个事情的经过,就开始留意这个学生,终于了解到, 原来他对一切事情的漠不关心其实都是装出来的。他父亲得了癌症去世了, 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 他存在一种很强的自卑心理, 但是在同学面前又不想表现出来, 于是他只好装作什么都不在乎。后来我开始关注起他, 虽然不是班主任, 但是我不时地找他谈话, 叫他担任我的小组长, 鼓励他的工作, 在班里不时地表扬他做的好的方面, 每个假期我都写封信给他, 也给他点物质上的资助, 但是这些都是私下进行的, 只有咱俩知道。后来他们小组的同学都反映表现进步多了, 学得上学期期中之后, 我组织举行了“奥斯卡英语学习颁奖典礼”, 获得“进步之星”的他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 几度哽咽, 台下掌声如雷。其实仔细想想,我也没做多少了不起的工作,只是多关注了他,多相信了他。现在我不教这个班了, 但是我们还是很亲, 我还是会偶尔写几句鼓励的话给他。不敢说他的成绩现在有多好, 但是至少, 他现在比以前开朗很多。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 其实有时候只要多想想, 如果这是我的弟弟,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办?问题就会简单得多。 2 、关心、宽容学生不少人认为, 以前的学生听话、好教, 现在的学生不知怎么了, 懒惰、任性、目中无人。难道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可教也?客观地讲, 现在的留守学生、独生子女较多, 他们确实有一些不尽人意的行为特点和个性习惯, 但关键还是要进行疏导和纠正, 用宽容的心去倾听他们的呼唤、他们的心声。张 xx 同学脑子聪明,但坐不住,静不下心,课堂上常插嘴。针对这个, 我耐心规劝, 指出他上课讲话的危害性, 对己对人都有影响; 和他谈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