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列子》
《伯牙善鼓琴》
此图画春秋名士伯牙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画中二人对坐,左边清瘦、蓄长髯、坐巨石上弹琴者为伯牙,对坐垂首凝神静 听者为钟子期。侍者三人分立左右。
作者:王振鹏,绢本,墨笔,,横9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伯牙鼓琴图
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积累文言字词,探究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了解名作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卒( )逢暴雨 乃援( )琴
舍( )琴
辄( )穷其趣 子之听夫( )
纠正字音
cù
yuán
shě
zhé
fū
注意朗读节奏和合理断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朗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