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肠道杆菌讨论病例概要.ppt

格式:ppt   大小:815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肠道杆菌讨论病例概要.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10/22 文件大小:8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肠道杆菌讨论病例概要.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肠道杆菌讨论病例概要
第一页,共26页。
病历:
杨X,男,21岁,某酒店餐饮部主任,因高热,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乏力—周入院。

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

入院检查:T:℃,P:88次/分,R:28次/分,神清、表情淡漠,消瘦,重听;舌尖红、舌苔黄厚;右胸前皮肤有数个淡红色皮疹,压之退色。心肺未见异常,,剑突下2cm,质软有轻度触痛,脾肋下2cm。

血常规:WBC:3000/mm3,中性占56%,淋巴占38%,单核占6%,未见嗜酸细胞, EC直计“0”,入院时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结果:T0 1:160,TH l:80,PA 1:20,PB 1:20,入院后第七天再复查肥达氏反应,结果TO 1:640,TH 1:640,PA 1:20,PB 1:20。
*
第二页,共26页。
思考:
1、本病最初的诊断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2、本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3、为何血培养阴性?应如何进行病原学检查?
4、两次肥达反应结果说明什么?该患者除做肥达反应,还可做何检查?
*
第三页,共26页。
1、本病最初的诊断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本病初步诊断:
肠伤寒
诊断依据:
餐饮从业,白细胞计数低,玫瑰斑疹,高热, 消化道症状,体检等,血培阴性可能及院前用药有关。
*
第四页,共26页。
伤寒(typhoid fever)
概念 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显著。副伤寒,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及伤寒相同。

病因     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副伤寒,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伤寒杆菌
*
第五页,共26页。
*
第六页,共26页。
症状     ,呈稽留热,少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     ,出现腹胀、便秘、腹泻、右下腹压痛。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者有谵妄,昏迷或急性脑膜炎。     、压痛。少数黄疸、肝功能异常。     (玫瑰疹)见于胸、腹、背部和四肢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见于病程7-13天,数目少,分批出现。     ,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检查     :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骨髓、尿、粪、皮疹括取液培养,分离到伤寒或副伤寒桿菌。     (伤寒血清凝集反应):1:80以上,或1:160以上,或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增高。
*
第七页,共26页。
玫瑰疹
*
第八页,共26页。
1、本病最初的诊断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具体根据有:
1、高热,多呈稽留热;
2、消化系统症状:舌质红(杨梅舌),腹胀、腹痛,多有便秘;
3、神经系统症状:伤寒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障碍、瞻妄、昏迷、脑膜刺激征等;
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
5、肝脾肿大,质软,可有压痛;
6、皮疹:玫瑰疹,压之退色。
7、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数一般在3~5×109/L,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
第九页,共26页。
鉴别诊断: 伤寒和副伤寒
肥达氏反应正常值:
伤 寒 TO<1:80 TH<1:160
副伤寒 PA<1:80 PB<1:80 PC<1:80
*
第十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