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一本好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我在为谁工作》就是一本好书,一本反思性职业自助、自励读物。“我在为谁工作”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然就更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我在为谁工作?我工作为了什么?在我什么要工作?诸多答案从我脑子闪过, 我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 在脑子停留的时间最长的问号! 为什么?一个问题想多了, 深了却反而没有答案。我尝试着从身边的人中找答案,他们说:“我在为老板工作, 我只是老板廉价劳动力”;“我在为钱工作, 我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拿工资”……我在为谁工作?这可真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素质与外在表现。当然, 我也曾有“打工挣钱”的想法。毕竟人首先得生存。生活在当今社会, 尤其是在城市里, 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可真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打工挣钱,无可厚非。但“生活”可不仅仅是挣钱。我们所向往的是一种“幸福”的日子, 幸福, 不仅在于用钱换取生活所需的快感, 同样也在于挣钱的过程。这是生活的哲理。而这, 也正是这本书《我在为谁工作》所向我们展开的画卷。首先, 我们得端正一个观念: 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工作, 不能计较于眼前的得失, 要能看到这份工作对自我经验的积累与自身素质的提高的帮助。然后,再从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开来,帮助读者调整心态, 激发读者内心的使命感, 尊重自己的工作, 热爱自己的工作, 充满激情、满怀热情地工作, 乐在工作中, 不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也就是成功的人生, 幸福的人生。幸福是历尽艰辛后的回味, 是一个人懂得了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在这本书的开始时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 说要离开建筑行业, 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的木匠走,再三挽留,木匠决心已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在走之前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子过程中, 人们都看出来, 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在房子建好后, 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 “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他后悔最后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同样一个人, 一生可以盖出许多好房子, 可以盖出豪华宅亭,也可以建造出粗糙不堪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而是因为失去了应有的责任感。老木匠犯了一个许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在很多人眼中,工作只不过就是一种雇佣关系,只是为老板赚钱,对自己的好坏没有什么大的关系。然而, 在获取报酬的同时, 我们其实是在为自己工作。首先, 是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并为我们解决了生计问题。此外, 在别人投资的单位中, 我们也获取了珍贵的经验与技术, 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 工作不正是为我们自己吗?仅仅为了一日三餐工作的人是没出息的人。拿单位薪水, 不替人创造价值则是没有道德的行为。在自己马马虎虎应付工作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拿自己年轻的生命开玩笑。同时, 自己应付工作, 就是在消费时间, 浪费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放弃每一次磨炼自己意志与能力的机会,损失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做某事, 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愿做它, 那最好不要去做。还拿故事中的老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