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分子光谱学*者为四大波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Ultra 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分子荧光光谱法(MFS) 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2 ?光声光谱法 (PAS) Photo Acoustic Spectroscopy ?拉曼光谱法 (RS) Raman Spectroscopy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Nuclear 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质谱法 (MS) Mass Spectroscopy 发展联用技术是趋势! 分子磷光光谱法(MPS) Molecular Phosphorescence Spectroscopy 3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灵敏度高: 测定下限可达 10 -5~10 -6 mol ·L -1, 10 -4%~10 -5% –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相对误差 2~5%(1~2%) –操作简便快速–应用广泛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4 I 0I t光强的测量—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定量测定与定性分析物质对光有选择性吸收—准备知识光强的减弱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朗伯-比尔定律测量光强度的减弱 5光的基本性质(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 c -真空中光速 ×10 8 m/s ~ ×10 8 m/s ?-波长,单位: m,cm,mm, ? m,nm, ? 1? m=10 -6 m, 1 n m=10 -9 m, 1 ? =10 -10m ?-频率,单位:赫芝(周)Hz 次/秒 n -折射率,真空中为 1 ???= = cVn 光的传播速度: 波动性 6X 磁场向量传播方向 YZx 电场向量 7 h-普朗克( Planck )常数 ×10 -34J·s ?-频率 E-光量子具有的能量单位: J(焦耳), eV( 电子伏特) 1eV= ×10 - 19 J 微粒性光量子,具有能量。 E h ?? ? 8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 单色光:具有相同能量(相同波长)的光. 混合光:具有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复合在一起. 例如白光. = = = c V E h h h n ?? ?波粒二象性真空中: c E h ??9 电磁波谱及分析方法电磁波长(cm) ? nm 名称能量(eV) 能级跃迁利用吸收的分析方法利用发射的分析方法利用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10 -8 ~10 -13 10 -5 ~1 γ射线 10 4 ~10 9原子核γ射线吸收法活化分析电子射线分析 10 -6 ~10 -9 ~100 X射线 10 2 ~10 5内层电子 X射线吸收法 X射线荧光发射 X射线 X射线衍射分析 10 -4 ~10 -6 100~ 10 4 10~400 紫外线 1~10 2外层价电子原子吸收法紫外吸收法原子荧光分析火焰光度分析发射光谱分析比浊法 10 -410 4 400~780 可见光 1 分子轨道电子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磷光分析拉曼分析旋光光谱法圆偏光二向性法 10 -1 ~10 -410 4 ~10 7 780~3 ×10 5红外线 10 -3 ~1 分子转动或振动红外吸收分析 10 -1 ~10 -2短波 10 -6 ~10 -3未成对电子的偶极矩顺磁共振 10 2中波~10 -6原子核的偶极矩核磁共振 10光学光谱区远紫外(真空紫外) 近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 10nm~200n m 200nm ~380nm 380nm ~ 780nm 780 nm ~ ?m ?m ~ 50 ?m 50 ?m ~3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