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系统性硬化症诊治进展.ppt

格式:ppt   大小:3,892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系统性硬化症诊治进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0/22 文件大小:3.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系统性硬化症诊治进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系统性硬化症诊治进展
第一页,共74页
第二页,共74页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肤、消化道、肺、心脏及肾脏等受累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女性多见,多数发病年龄在30~50岁。
第三页,共74页
发病机制
遗传
环境因素
第四页,共74页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已有研究明确多个位点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尤其是位于MHC II上的 SNP与SSc的易感性以及临床亚型相关。
环境因素:暴露于二氧化硅粉尘,乙烯基***化物和有机溶剂则会导致部分风险增加。
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可能是触发因素之一,如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
第五页,共74页
第六页,共74页
发病机制
内皮细胞损伤可致微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释放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免疫细胞活化。
免疫细胞活化可直接或诱导产生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促进纤维化发展
免疫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第七页,共74页
血管病变
微血管损伤和内皮细胞激活从而导致的血管损伤是SSc过程中最早发生也是最主要的病变;
其可导致毛细血管的减少、血管平滑肌增殖、血管壁增厚、管腔缩窄、发生组织缺氧以及氧化应激。
此外,激活的内皮细胞可分泌一些炎症因子,导致炎症细胞的聚集。
第八页,共74页
血管病变
颗粒酶、内皮细胞特异性自身抗体、病毒、炎性因子或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活化和功能失调,进一步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
微血管损伤的持续存在使血管发生重塑出现内膜和中膜增生、肥厚以及外膜纤维化,最终导致管腔进行性狭窄和阻塞,最终导致受累微血管的明显缺失。
第九页,共74页
血管病变
血管损伤在SSc早期即可发生。
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雷诺现象,多为SSc的首发症状。
其他: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甲襞微循环改变、肺动脉高压、胃窦血管扩张以及伴有恶性高血压的肾危象。
第十页,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