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导火线
(1)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时期
年均注册工厂数
1903-1908
1913-1915
1916-1918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1914-1921年间,被称之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时间
工业投资数(千亿元)
1913
1917
1920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刺激:
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激发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举办实业的热潮。
●民初政府的提倡:
制订和颁布了有关保护和奖励实业的政策,如《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商人通例》、《矿业条例》、《国有荒地承垦条例》等,提倡设立公司,扶持保护幼稚工商业;鼓励投资矿业;积极引用外资;提倡国货,减免土货税则;倡设银行和进行币制改革;奖励垦荒和农副业生产。北洋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明确和便利了公司呈请注册的手续,减少了封建势力的勒索和阻挠,有利于兴办实业活动的开展;主张商业自由经营,把专利权明确限于发明创造,废除了有势官绅开办企业的特权使一般商人得以自由从事各种实业活动;推行的提倡国货政策及相关措施,如参加国际博览会、设立商品陈列所减免某些土货税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工商业的发展;银行的设立和铸发袁头币,有利于工商业的融资和消除货币流通中的混乱。总之,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
△实业团体的组织与活动。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组织了“中华民国林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国货维持会”等实业团体,积极提倡实业、厚利民生,推动了兴办实业的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外国商品输入的减少,,。
民用产品的大量输出。1914年中国要进口面粉211万担,1918年变为输出200万担。
●抵制日货运动的兴起:
辛亥革命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1915年因反对日本侵占胶州湾和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具有暂时性、畸型性和依赖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有限,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半封建性)。
●民族工业仍受列强控制,具有半殖民地的特征(半殖民地性)。
●企业经营管理和人员素质落后。
(2)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新变化
A、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加
1913年有65万6千人,1919年增至265万人。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集中程度大。地区集中于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行业集中于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有利于传播革命思想和发挥集体力量。
△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无政治权利、经济地位极端低下,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决定了他们坚决、彻底的革命性。
△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没有欧洲改良主义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