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要点1、结合鲁迅的时代背景、创作个性,理解鲁迅《在酒楼上》这篇小说。(作品分析)了解鲁迅的生平、小说创作概况。 2、《在酒楼上》的主题是什么?小说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为题?小说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3、如何理解《在酒楼上》这部小说中的“鲁迅气氛”? 4、鲁迅小说的题材、主题与艺术成就。 1、少年时代( 1881-1897 ) 2、南京学堂时期( 1898-1902 ) 3、留日时代( 1902-1909 ) 4、家乡教书( 1909-1912 ) 5、官吏时代( 1912-1926 ) 6、上海十年( 1927-1936 ) 1881 年9月 25 日生,小名阿张,本名寿樟,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父周凤仪,母鲁瑞。 1892 年2月,入三味书屋读书,塾师寿镜吾, 1897 年离开。 1893 年9月7日,祖父科场案发。 1894 年冬,父亲突然吐血,家道开始衰落。 1896 年 10 月 12 日,父亲病逝。 1898 年4月 27 日,投考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 月 15 日,投考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 12 月 18 日,参加会稽县考,名列三 1899 年1月,参加府考,名列七 1901 年4月9日,祖父获释。本年阅读严复译《天演论》,又购读日本加藤红之的《物竞论》 1902 年1月 27 日,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留学资格 1902 年 3月 24 日,赴日留学 1902-1904 年,东京弘文学院普通江南班 1904 年4月 30 日,弘文学院结业 1904 — 1906 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 年3月6日申请退学, 15 日获准 6月,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学校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之间,奉母命回国完婚,在家停留四天 1907 年夏,筹办新生杂志、同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 1909 年8月归国 1909 年9月~ 1910 年7月,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初级化学和优级生理学教员,兼日本教员铃木圭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 年9月,绍兴府中学堂教员兼监学,教博物学(动物、植物、矿物等内容) 1911 年 11 月左右,接受王金发委任,但任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 1912 年2月中旬,离绍兴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员 1912 年2月中旬,到南京任职,每月三十元, 5月初北上,开始长达 14 年的北平生活。 1912 年5月,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 1912 年8月 21 日,被任命为佥(qian) 事,8月 26 日,被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1915 年9月1日,被教育部指派为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1916 年2月辞职 1916 年2月 18 日,被任命为“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会干事” 1917 年8月9日,钱玄同来访,为《新青年》约稿 1918 年4月2日,作中》 1919 年 11 月,鲁迅买下北京八道湾 11 号,接来全家人同住。 1920 年2月-1926 年8月,被北京大学聘为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文艺理论 1923 年7月,与周作人失和。 7月 26 日,鲁迅就许羡苏的介绍,到砖塔胡同看房子, 8月2日迁居。 1923 年7月,受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