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于永正教学思想演示教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于永正教学思想演示教学.docx

上传人:zhaojr1943 2021/10/23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于永正教学思想演示教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于永正教学思想
精品资料
于永正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属小学 李兴举
于永正教育思想的界定。于永正教育思想是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
于永正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系列独创经验进行的理论概括,是正在形成和发
展着的教育思想。它的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是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
贡献分不开的。其理论性主要集中在于永正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献中。它的实践
性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他在各种场合的讲演、讲座,则是其理论和实
践的有机融合。
于永正教育思想包含的主要的内容。简单的说,是“一本”、“三观”、“五重”。
所谓“一本”是以学生为本;“三观”是“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所谓“五重”即
为“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于永正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 1999 年底,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于永正教学方法
研讨会”;2000 年 5 月原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在徐
州联合召开“于永正教学经验研讨会”;2003 年 4 月在杭州宋城华美学校召开“于
永正教学思想研讨会”; 2006 年 3 月浙江平湖、 2007 年 3 月河南鹤壁、 2007年 9
月山东聊城、 2007 年 10 月山东东营都提出“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 2008 年 9 月
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小,提出“于永正教育思想研讨”。“于永正教育思想”最早是
高万同先生提出来的。
以下是我对“于永正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精品资料
一、于永正关于教师成长
1、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
于永正老师童心未泯,一生信奉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
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他说,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
子,就容易理解孩子。理解是爱的别名。为什么我从来不批评没有考好的孩
子?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体贴,因为我读小学时一次考试没考好,老
师一句“别难过”的安慰语,至今令我难忘。
于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我们要有童心,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足见他
的思想并不是纯粹的语文教学思想。他已经走上大学语文,凡是与语文教学有
关的方面都涉及到了,应该用“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涵盖。这里的“教育”是比较宽
泛的概念。指于永正关于语文教学、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
他本人的成长诸多方面。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于永正先生是否把他的思想都集中
在语文教学方面。
“为什么我从来不批评迟到的学生?因为我认识到迟到了而敢进教室要有了不起
的勇气,应当给予赞许。我读小学时迟到了一次,不敢进校,索性选择了逃
学!”
“要理解孩子,要有童心。”这是于老师想说的意思。那么他这话时说给谁听
的呢?当然是说给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人。因此,我们说,于永正在成长为全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精品资料
著名特级老师以后,一方面致力于语文教学,另一方面不断反思总结与语文教
学相关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教育思想。 2008 年下半年,他获得了“中
国教育家”的殊荣,这标志着他的教育思想由渐臻佳境走上成熟。“要有童心,
要理解孩子”不仅包含有教育学的知识,还包含着心理学的知识,应该说集教育
学、心理学和教育实践与一体的经验结晶。
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子:“为什么我对上课偷看课外书的学生十分宽容?因为
我上学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工作了,偶然看到胡适的一句话:‘那些上课偷
看课外书的人,往往有出息。从此,我对上课偷看课外书的人不但睁一只眼闭
一只眼,而且有些另眼相看了 ’”
于老师在《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一文中用了好几个例子,旨在告诫老师要有
童心,要理解孩子。因此,我们说:于永正不但关心学生成长,同时也很关心
教师的成长。
2、应该怎样备课
近几年,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