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柴胡桂枝汤病案.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柴胡桂枝汤病案.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7/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柴胡桂枝汤病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柴胡桂枝汤发表者: 赵东奇(访问人次: 7731) 【方药】桂枝一两半( 去皮)(6克) 芍药一两半(6克) 黄芩一两半(6克) 人参一两半(6克) 甘草一两(炙)(3克) 半夏二合半(洗)(7克) 大枣六枚(3枚) 生姜一两半(切)( 6 克)柴胡四两( 12 克) 【煎服】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46 ) 【解说】本证为太阳、少阳合病。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通达表里。因太、少之证俱微, 故各取原量之半合剂。临床, 凡见太、少合病之证,皆可应用。【运用】一、肩背疼痛(肩周炎) 刘渡舟医案: 于某某,男, 43岁, 1993 年 11月 29 日初诊。左侧肩背疼痛疫胀, 左臂不能抬举, 身体不可转侧, 痛甚之时难以行走, 服西药“强痛定’’可暂止痛片刻, 旋即痛又发作,查心电图无异常?某医院诊为“肩周炎’’,病人异常痛苦。诊时自诉胸胁发满,口苦,时叹息,纳谷不香,有时汗出,背部发紧,二便尚调。视舌质谈,舌苔薄白, 切其脉弦。辨为太阳少阳两经之气郁滞不通, 不通则痛也。治当并去太少两经之邪, 和少阳, 调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加片姜柴胡 16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0 克,生姜 10 克,党参 8 克,炙甘草 8 克, 桂枝 12 克,白芍 12 克,大枣 12克?片姜黄 12 克。服3 剂,背痛大减,手举自如,身转灵活,胸胁舒畅。续服 3 剂,诸症霍然而痊。(《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1996~143 ~ 144 ) 按语:刘渡舟教授认为,治疗肩背痛当抓住太阳、少阳、督脉三经。肩部为少阳经, 背部为太阳经、督脉。久痛入络者, 其血必结, 可加片姜黄、桃仁、红花、川芎等药活血通络止痛。若背痛连及腰部, 头身困重而苔白腻, 妇女兼见白带量多者, 常用羌活胜湿汤而取效。二、发热李平医案:患者,女, 44 岁。发热 5 天,体温高达 ℃。曾注射庆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 APC 等退烧药,药后虽汗出但高热不解。查白血球 12, 000 ?血沉、尿常规, X 线胸透均正常,体温 40. I'C 。诊其脉缓而弦,舌质红,苔薄白。综合病情:发热恶寒, 头痛少汗, 四肢关节疼而烦扰, 恶心欲吐, 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 以柴胡桂枝汤主之。药用: 柴胡 24 克,半夏 10 克,党参 10 克,黄芩 15 克,桂枝 10 克,杭芍 10 克, 甘草 6 克,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服1 剂热退,再进 2 剂,余证悉除。查血象:白血球降至正常。(天津中医 1989 ) 按语: 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烧的有效方剂。张景岳指出:“邪在太阳者, 当知为阳中之表, 治宜轻法; 邪在少阳者, 当知为阳中之枢, 治宜和解, 此皆治表之法也。’’李氏认为, 临证见发热三五天或六七天, 或服它药高热不解者, 无论兼见少阳证与否, 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剂收功。同时,在使用时重用柴胡、黄芩,如高热达 38~ 40~C 以上,柴胡用量可达 24~ 30 克,否则,难以奏效。三、畏寒(神经官能症) 赵崇学医案: 张某,女, 34岁, 1990 年7月 20 日初诊。 1989 年春产后受风, 出现恶寒发热身疼,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