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目 录
1 工程概况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场地周围环境
4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5监测目的、内容及监测点布设
6 监测仪器、方法及频率
7监测测试技术要求及监测精度
8监测仪器设备配置
9监测成果提交及信息反应
10施工组织体系
附:监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孔雀城·朔苑地下室
〔2〕工程地点:嘉善县纬一路以南、环西南路以东、子胥路以西
〔3〕建立单位:嘉兴京御房地产
〔4〕围护设计单位: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本工程位于环西南路西侧,纬一路北侧,周边环境情况较为简单。拟建工程地下室围护设计周长约520m左右。
本工程绝对标高+0m,室外自然地面平均标高取为〔相当于绝对标高m〕。下设地下室的开挖深度约m。
综合考虑本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本基坑侧壁平安等级为二级,设计采用以下围护形式:放坡+土钉+木桩围护构造。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提供?孔雀城·荷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场地周围环境
基坑南侧纬一路〔规划路〕,基坑西侧为环西南路〔规划路〕,基坑周围环境较为简单。
4监测报告编制依据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基坑围护平面图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21〕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浙江省(DB33/1001-2003)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标准?〔JGJ120-99〕
?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
5 监测目的、内容及监测点布设
基坑开挖时产生临空面,边坡土体会向基坑内侧产生一定位移。为了有效控制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平安及地下室构造施工顺利进展,为了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构造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信息,以便掌握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出平安预报,实行信息化施工,有效控制围护构造及坑后土体变位,进展基坑工程监测,使周围环境与围护构造处于平安受控状态。
对周边环境及基坑支护体系设置变形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系统进展监测,及时的提供可靠的监测结果、分析意见及对策。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国标?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
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标准?〔JGJ120-99〕的规定,同时考虑到各有关单位的要求,本工程以下4个工程监测:
1〕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测试;
2〕基坑坡顶垂直位移观测;
3〕基坑周边土体深层〔测斜〕水平位移测试;
4〕基坑周边地下水观测;
本工程具体的监测点位置见附图
5监测点的布设原那么
1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基坑围护设计文件
3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21〕
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7-2002〕
5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标准?〔JGJ120-99〕
6国家标准?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
7业主、设计、总包、监理、施工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
8必须考虑到监测对特定情况(重要性、距离远近、构造及根底形式)的要求。
5监测点的布设
〔1〕在基坑围护坑顶周围布设28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编号为KD1~KD28 〕,监测基坑施工时对基坑围护体系的影响。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在基坑围护外围布设12个坑外深层土体〔测斜〕水平位移观测孔〔编号为CX1~CX12〕,,监测基坑施工时对基坑围护外侧深层土体的影响。
(3) 在基坑围护外围布设6个坑外地下水位观测孔〔编号为SW1~SW6〕,。
监测点埋设利用冲击钻钻孔,再用钢筋埋设在需监测的地方;测斜管利用钻机钻孔埋设。监测点布设情况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6监测仪器、方法及频率
6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使用蔡司Ni004精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按二等水准要求散点法观测。
6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使用WILD T2经纬仪采用视准线法或小角度法进展位移观测。经纬仪测站点定期用全站仪进展复核。在通视条件不良情况下,用全站仪进展坐标测量。
6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在坑边土体中预埋测斜管,用CX—01A测斜仪监测土体的变形。观测时,可由管底开场向上提升测头至待测位置,或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轮距〕测读一次,测完后,将测头旋转180°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