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doc

上传人:相惜 2021/10/23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
骨科学分册 脊柱外科篇
叶正云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编著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目录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骨科无菌术
概述
伤口感染的来源
手术医师和护士的准备
手术部位的准备

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
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
骶椎椎弓根螺钉技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操作步骤

Hibbs脊柱融合术
改良Hibbs融合术
脊柱外科诊疗指南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只测定痛觉及触觉,必要时还可测定温觉、位置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及本体感觉。末梢神经损伤时,相应的神经分布区域就会有感觉障碍。横贯性脊髓损伤,在损害平面及其以下有感觉障碍,损害水平以上有一感觉过敏带。半侧脊髓损伤可在受伤节段以下对侧出现痛觉、温觉障碍以及同侧的运动障碍。
观察肌肉外形、周径、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肌肉在静止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张力。上运动元神经损伤时肌张力增强,被动运动受阻;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无力。
应在肌肉放松的体位进行,两侧对比,常用的检查如下。
(1)深反射:刺激肌腱、关节内的本位感受器而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肱二头肌反射(C5~C7);肱三头肌反射(C6~C8);膝腱反射(L2~L4);跟腱反射(L4~S2).。
(2)浅反射:刺激皮肤的体表感受器而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腹壁反射:上腹(T7~T9),中腹(T9~T11),下腹(T11~L1);提睾反射(L1~L2);肛门反射(S4~S5)。
(3)病理反射:一般在中枢神经受损时才出现,如Hoffman征、Babinski征、髌阵挛、踝阵挛等。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1)皮肤、毛发、指(趾)甲营养状态:自主神经受损区的皮肤失去正常的光泽,粗糙,毛发脱落;指(趾)甲失去光泽,易裂,变形。
(2)皮肤划痕试验:钝针快划皮肤,几秒后出现白色条纹,持续1~5min,见于交感神经兴奋性高者。钝针深压慢划,几秒后出现红色条纹,持续8~30min,一般属于正常现象。
(3)排尿障碍:见于横贯性脊髓损伤,应检查有无尿储留或尿失禁,是否已形成自主性膀胱或反射性膀胱。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骨科无菌技术
概述
无菌技术对任何手术都非常重要,对骨科手术尤其重要。骨科手术常需植入各种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的异物,如人工关节、骨水泥、人造骨、各种内固定物等。这些异物在无菌条件下与人体组织是可以相安无事的。一旦发生感染,他们就成为人体组织不能相容的异物。如不取出,感染难以治愈。若去除将导致肢体畸形,后将完全腐烂,甚至丧失功能。经较长时间治疗后,炎症静止,创口也已闭合。但是如需再次手术,等待的时间仍较长。因为局部骨组织内还遗留有细菌,机体要完全消灭它,尚需要较长的时间。普通外科的感染创口愈合后,再次手术要等待3个月,而骨科传统的常规是等待1年。因为创口虽已愈合,但再次手术可使还未彻底消灭的细菌扩散,以致感染复燃,手术将再次失败。由于上述原因,骨科手术对无菌技术的要求更高。
微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中,空气、尘埃、水、泥土、各种物体表面、皮肤及毛囊、汗腺、皮脂腺、胃肠道、鼻咽部、生殖道等处都有细菌。引起创口或手术区域感染的主要途径有空气感染和解除感染,以后者较多见。在手术、穿刺、插管、注射及换药等诊疗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防止细菌由空气、皮肤和使用的器械进入人体,或发生交叉感染。在手术和处理创口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可避免或减少创口感染。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无菌术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