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草原
课 题
1、草原
课 时
两课时
主备人
何雪利
导学目标
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5、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导 学
重 难 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受人美、景更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导学准备
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环节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谁见过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二、合作探究
1、提问:在作者的心目中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
三、展示交流
。
:(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1、生字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
①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