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考政治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政治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aena45 2021/10/2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政治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政治名词解释
高考政治名词解释
一、《经济生活》
1、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4、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5、 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6、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
7、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8、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9、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10、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实行等价交换。
11、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12、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企业法人。
13、企业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
14、企业破产: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
象。
15、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
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16、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17、利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
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18、商业银行: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
标的金融机构。
19、股票:股份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20、债券: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稳
健的投资)
2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
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2、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
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3、财政: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24、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
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