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除油剂安全技术经验说明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除油剂安全技术经验说明手册.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10/2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除油剂安全技术经验说明手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心整理
(14)除油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化学品中文名:除油剂
化学品英文名:一一
物品组成:醇、***、醴、姓的混合物
危险性类别::3207332061
32064UN 编号:1**********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 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出现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肺水月中。
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
I
、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就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的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 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
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精心整理
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
精心整理
防护眼
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 化剂、
酸类、卤素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 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Co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职业接触限值:
TWA(mg/m: 100
STEL(mJm3) : 2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的液体。
pH值:无意义熔点(C): -30
相对密度(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