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指南
第一页,共72页
1950年以来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聚丙烯酰胺的前体物质。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
丙烯酰胺
案例
第二页,共72页
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ational Food Administration,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谷物、面包等中检出丙烯酰胺;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
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第三页,共72页
我国居民是否有健康风险?
对食品进行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才能回答
哪些食品含有丙烯酰胺?
各人群摄入量是多少?
是否有危害?
危害大小
………
提出问题
第四页,共72页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人群丙烯酰胺的可能摄入量
一般人群1ug/kg bw/天;高消费者大致为4ug/kg bw/天
健康危险性评估
低风险!(致癌性、神经毒性)
第五页,共72页
什么是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
是对人体接触的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对健康不良作用的科学评价,是纯科学的评估过程,由科学家独立完成,评估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定性和定量的两种形式,适用于所有人群。
第六页,共72页
2009年6月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
第七页,共72页
2011年10月13日—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国家级技术机构
第八页,共72页
第九页,共72页
第十页,共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