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4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gooddoubi 2021/10/26 文件大小:4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六 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专题1】
1、海带灰化目的是使有机物分解,呈气体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残留下来。所用仪器有坩埚、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
2、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两种溶液时,注意分液漏斗使用前须
检查旋塞及玻璃塞处是否漏水。分液时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目的是与大气相通,;I2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3、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它以滤纸作为 惰性支持物   ,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又称展开剂),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     Cu2++4NH3·H2O==Cu(NH3)42++4H2O
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蓝色,下方呈棕黄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3+和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 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如接触,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4、要制备颗粒较大的***钾晶体,应选择的结晶条件是 减慢溶液的冷却速度.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如何操作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的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浓缩NaNO3和KCl的混合液时,为什么NaCl先析出?NaNO3、KCl、KNO3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温度降低时,NaNO3、KCl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KNO3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趁热过滤的原因 防止温度降低KNO3结晶析出如何趁热过滤 用已预热过的布氏漏斗进行抽滤,过滤装置如图1—8所示,采用这种装置过滤的主要目的是 过滤速度较快;可以得到比较干燥的沉淀。这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这种装置要有布氏漏斗 、吸滤瓶 、  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其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导管应 短进长出。布氏漏斗的 颈口斜面与 吸滤瓶的支管口 相对,以便于吸滤。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 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   关闭水龙头。减压过滤不宜用于 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欲将KNO3粗产品提纯, 按粗产品∶水=2∶1(质量比)的比例,、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极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为什么选用这方法可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