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
网民大多是青少年
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简称“网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网络成瘾的类型
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原因
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策略
(一)网络成瘾的类型
(1)游戏成瘾
(2)网络交际成瘾
(3) 强迫信息收集成瘾
(4)色情成瘾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危害多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理方面。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引发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
2、心理方面。青少年患网瘾后,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较迟钝;容易自我封闭,为人冷漠,人格异化。中央电视台曾有一个访谈节目介绍,一位少年上网不归,其父母骑摩托车到处寻找,不慎因车祸双双而亡,有人问他是否感觉内疚,他居然回答说反正父母早晚都要死。
3、道德方面。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缺乏道德自律。
4、行为方面。网瘾青少年的人格易发生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择手段,不惜欺骗父母、偷窃、抢劫。网络游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耽误青少年的正常学习,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甚至逃课、辍学。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
1、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2、家庭环境。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度很大,使青少年感觉不到爱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盲目的排斥网络,坚决杜绝网络,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3、学校环境。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导致的。学科内容的枯燥无味、教师讲课方式的呆板、重视分数的评价方式、大量作业的积压使一些青少年渐渐对学校的学习失去兴趣,找不到学习的快乐。
4、社会环境。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高速增长,呈膨胀型发展状态,有些网吧唯利是图。另外,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