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

格式:ppt   大小:1,11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

上传人:Q+1243595614 2021/10/26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教育学
总主编 王富平
詹瑜 王富平 李存生 编著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学****目标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理解20世纪六种主要的教育学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并掌握学****教育学的方法。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概念的厘定
教育的词源
西方 拉丁文 educare
中国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甲骨文和金文写法及含义
教育的定义
广义: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无组织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本教材中使用“教育”概念时,指的就是这种狭义的教育。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其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动物类养育行为与人类教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将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心理起源说与生物起源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两者均否定了教育的有意识性和目的性,也就是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同样不能使人完全信服。教育虽然与劳动不可分割,但仅由此而断定教育起源于劳动并不合适。劳动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而教育则贯穿人的一生;同时,劳动与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彼此之间并不存在主从关系,因此,单纯说教育起源于劳动并不确切。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非独立性
教育的平等性
教育的原始性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控制,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立法的实施
教育的目标特征
教育的时空特征
教育的地位特征
教育的自身特征
培养目标的狭窄性
阶级性和等级性
强制性和专制性
机械性与刻板性
独立性和无衔接性
教育的历史发展
1
原始教育
2
古代教育
3
近代教育
4
现代教育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三、教育的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
学****者
教育影响
上述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四、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
教育是生产力
教育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双重属性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第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四、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对教育的功能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二节 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 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