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一、认识键盘1.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认识键盘1.docx

上传人:drp539603 2021/10/27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认识键盘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奇妙的键盘》
官河中学 王忠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和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
第三节内容。键盘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输入设备,键盘的使用是一项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认识键盘,正确的指法和用《金山打字通》练****打字。根据本课内容的重要性和指法训练的循序渐进性,我将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处于十一二岁的年龄,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验收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键盘并熟悉键盘的分区,掌握键盘的使用。
2、能力目标:通过感知、识记、竞赛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熟悉上档键、控制键等功能键的应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键盘并熟悉键盘的分区,掌握键盘的使用。教学难点是:通过感知、识记、竞赛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熟悉上档键、控制键等常用功能键的应用。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竞赛激励法和实践操作法;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尝试法、探究法和讨论交流法等。 根据教法与学法的要求,我设计以下四部分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激励学欲,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课件出示谜语,以谜语导入新课: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有的成员多,有的成员少。别看它们不起眼,少了它们真麻烦。(打一电脑组件)
同学们很快就猜出谜底是键盘,由此引出课题:奇妙的键盘(ppt显示课题)。这样的导入,
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学****兴趣。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为了满足学生对键盘认识的这种需要,在新知的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1、试一试,初步感知
根据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组织顺序,这个环节我先请学生把自己的键盘拉出来,然后提问:“同学们,请观察你自己的键盘,敲一敲键盘上的每一个键,观察计算机的反应,你有什么发现?”等学生回答后,再向学生展示并介绍各式各样的键盘:键盘的种类有一般的104键盘、107键盘、现在还有折叠键盘,无线键盘等。这样设计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
2、学一学,自主建构
熟悉键盘的分区,掌握键盘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当学生获得对键盘的表象后,首先对学生进行追问:“同学们,键盘上有这么多的键,你能试着给这些键分区吗?”接着,让学生和同桌相互交流进行分区,然后,请学生汇报自己分区的结果和想法,教师适时板书: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功能键区和小键盘区。等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再加以引导:“键盘应该怎样分区才科学和正确呢?请同学们ppt课件看图键盘结构图。”让学生对照书上再进一步明确键盘的分区。
整个过程中,教师把认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不是把知识强压给学生。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3、认一认,有效达成
认识常用功能键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进行教学。学****流程为:
(1)打开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