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 年 级 估 算 教 学 的 思 考
宁陕小学 李齐莲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需要准确的计算,有时候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如何在教学中确实可行地开展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估算技能。
我认为首先要找到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估算能力的培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估算意识。
从学生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估算,往往一看“大约”就估;更习惯于精算而不是估算。缺乏估算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像“小明体重40克、汽车每小时行60米、50米跑步成绩7分钟……”这些答案在学生作业中屡见不鲜。其实利用生活常识,稍作估计就能推翻这些答案。
2.估算方法没结合生活实际。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中,我问学生:“你们知道宁陕小学大约有多少学生吗?”因为是自己身边的问题,学生兴致很高,纷纷猜测。开始时学生热热闹闹,但是能合理地说出估计过程的却没有几人。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估算之前应该有一个算式作为前提,才能估出
结果。于是我引导学生要有根有据地说出估计的过程,有的说:“如果每班40人,那么学校22个班就大约有880人。”也有的说:“如果每个年级有100人,那么全校7个年级就大约有700人。”……这样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在教师的引导、培养下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找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需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启发他们主动用估算解决问题。
3.未养成估算习惯。
学生受惯性思维的制约,拿到一道题目后,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精算而极少有人会想到估算,除非题目规定。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01页第12题: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看木偶戏,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院共有400个座位,够坐吗?拿到题目,一半以上的学生是采用精确计算的,极少有学生想到估算,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进行估算,根本体会不到这里不需要精算,只要估计一下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快速。
4.估算方法单一.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乘法”中,教学第33页的例题:小明家有42头奶牛,一头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29千克,照这样计算,小明家的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就试着让学生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多数学生想到把42看成40,29看成30,40乘30等于1200,积大约是1200左右。试着让学生说说其他估计的方法,学生沉默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可以估大,也可以估小,也就是确定积的范围。
针对上述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估算技能,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1.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为笔算服务。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体现“估算为笔算服务,估算和笔算不分家,笔算和估算是和谐统一”的精神,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