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细菌室操作规程痰液培养 1 、痰涂片,根据需要分别做革兰氏染,抗酸染色等。 2、将痰加入盛有 15-2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剧烈振荡 5-10 秒, 然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的脓痰小片沾出,再放入另一试管内,以同样的方法反复二次,最后剩余的脓痰接种在培养基上。 3 、对可疑病原菌,应做涂片镜检,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4 、检出致病菌时,应报告:草绿色链球菌( +~ ++++ )、奈瑟菌( +~ ++++ )、致病菌名称: ××× 5 、未检出致病菌时,应报告:正常菌群。细菌室操作规程尿液培养 1 、用 5-25 μl 加样器,加消毒后的无菌吸咀,吸尿液 5μl 滴注在血平板上, 用接种环涂抹, 待表面干燥后, 35℃培养过夜, 计数生长菌落数,结果乘以 200 ,求出每 ml 的细菌总数(cfu/ml) 。 2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计数小于 10 5 cfu/ml ,革兰氏阳性球菌计数小于 10 4 cfu/ml ,结果报告:细菌培养阴性。 3、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计数大于 10 5 cfu/ml, 革兰氏阳性球菌计数大于 10 4 cfu/ml 有诊断意义,, 应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室操作规程血液及骨髓培养 1、无菌操作静脉取血 5ml , 注入 L 型培养管, 混匀后置烛缸内孵育;剩余血液注入普通培养瓶,置 35℃温箱孵育。 2 、血培养瓶和培养管经 48 小时 35℃孵育后,在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盲目传种一次。 3 、盲目传种后,培养瓶和培养管继续孵育至 7 天每日早晨取出检查有无生长,并摇匀培养液继续孵育。 4 、肉眼见有细菌生长时应取生长物移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进行分离以获得纯培养, 同时取生长物做革兰氏染色, 将革兰氏染色结果, 电话通知临床医师。标本经平板分离纯培养后, 做鉴定和药敏试验。正式报告细菌名称和药敏结果。细菌室操作规程粪便标本培养 1 、按需要进行涂片,做不同的镜检和染色 2 、接种 SS 平板及麦康凯或伊红美兰平板, 3 、未发现沙门菌或志贺菌的可疑菌落,可报告:未检出志贺菌和沙门氏菌。 4 、对疑似该两种细菌的菌落且同志贺菌诊断血清之一发生明显凝集者,可报告:“检出 XX 志贺菌”并报出药敏结果;与沙门菌多价群因子诊断血清发生明显凝集者可报告:“检出 XX 群沙门菌”并报出药敏结果。 5 、对疑似其他致病菌的菌落也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并报告。细菌室操作规程分泌物培养 1 、对临床送检的分泌物标本,分别接种血平板及肉汤增菌,并取分泌物涂片且对涂片结果记录。 2 、对血平板培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报告 3 、当血平板未培养出细菌时,应对增菌肉汤进行转种血平板, 对血平板培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报告, 对血平板未能培养出细菌时应报告:无细菌生长。细菌室操作规程细菌的鉴定程序培养出的细菌+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触酶氧化酶+-+- 葡萄糖发酵链球菌接种氧化/ 发酵管接种肠杆菌生化管+- 肠球菌按肠杆菌科编码系厌氧葡萄糖统鉴定葡萄球菌微球菌-+ 接种葡萄球菌生化管接种非发酵菌生化管弧菌凝固酶试验按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气单胞菌杆菌编码系统鉴定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糖发酵-+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洋葱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嗜麦芽寡源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TORCH-IgM 四联筛检一.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本实验可用于血清或血浆标本的检测, 标本以新鲜为宜。末稍血可室温下稳定 2 天,血清和血浆在 2-8 ℃可储存五天。存放在-20 ℃下稳定 2 天,血清和血浆在 2-8 ℃可储存 5 天。存放在-20 ℃下的血清可延长储存时间。最好不用长期、反复冷冻的血清,如确需使用, 请务必先离心( 10000gx10min), 取上清液检测。二. 操作(检测)步骤: 1. 取出试剂盒,室温放置 5-10 分钟 2. 取出检测板,在中央孔加 A液 200 微升,待渗入。 3. 加待测血清 200 微升,待渗入。 100 微升( 2滴) ,待渗入。 200 微升( 4滴) ,待渗入。 6. 再加 A液 150 微升( 3滴) ,然后直接观察结果。三. 结果判断: 阴性:仅质控点出现红色斑点为阴性反应。阳性: 除质控点出现红色斑点外, 四角的检测点也有红色或浅红色斑点出现。哪一个检测点出现红色斑点即为相应的 IgM 抗体阳性。如左上角检测点出现红斑点即为弓形体 IgM 抗体阳性;左上角和右下角检测点同时出现红斑点即为弓形体 HSV 2 IgM 抗体阳性,依次类推。四. 结果解释阴性: 说明标本不含相应抗体滴度很低。患者对初次感染会是敏感的。阳性: 阳性结果表明有相应 IgM 抗体存在, 提示当前感染, 但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应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