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城市交通布局发展前景.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交通布局发展前景.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16/7/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交通布局发展前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交通布局发展前景一、当前水平与主要问题 80年代我国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进度加快,而城市交通工具和运输量增长幅度更大,城市交通呈现出持续紧张的状况,成为一大突出矛盾。主要反映在以下四方面。 1 .城市道路建设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普遍存在着车多路少的矛盾建国以来城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年平均增长率都在 10% 以上,而道路面积增长率不足 6%。这种不相适应的状况在大城市更为明显。目前人均道路面积仅 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外城市水平。 2 .城市道路尚未形成合理高效的系统道路网密度不足,卡口路段和堵头路多,道路功能也缺乏分工。各种车辆集中在少数干道上,快慢混驶,加上被停车、堆料和临时建筑占用,使道路不足的问题更加尖锐。 3 .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单一,公共交通落后,缺乏大运量的快速交通工具自行车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公交车少乘客多,再加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乘车难的矛质不但未能缓解,反而更加尖锐。199 0 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 辆,比 1985 年( 辆/万人)和1978 年( 8 辆/万人)反而下降。发达国家城市约为 10辆/万人,差距甚大。由于乘车难, 促使居民自行车出行比率上升,也使道路交通更加混杂。 4 .交通管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技术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落后 20 至 30年二、发展前景 1. 发展趋势估计 2000 年城市数可达 600 个,城市总人口将达 亿至 4亿人。预计城市公交客运总量将增加到 550 —700 亿人次,比 1990 年增加 — 倍。公交车辆负荷要从目前 60万人次/ (车·年),降低到 40万人次/ (车·年),为此需公交车辆 —15万辆,比 1990 年增加 1倍以上。此外,还需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才能适应客运量迅速增长的需要。 2000 年全国城市汽车保有量预计可超过 800 万辆,其中货车占 60% 、客车占 35% ,其余为特种车。估计私人小汽车也会有所发展,自行车增长将基本饱和,不会有更大的增加。 2. 发展目标根据 2000 年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我国将建设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为此,应大力加速城市交通建设,基本达到迅速、方便、安全、经济、低公害的现代化标准。具体目标如下:第一,基本建成同城市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的道路系统和较完善的城市内外交通设施,在特大城市发展地下铁路和有轨运输线路。第二,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类型交通工具协调发展,换乘方便、高效的城市客运体系。第三,建立以专业运输为主体、广泛组织社会车辆、建设一批集批发-仓储-内外运输为一体的流通中心,建成高效的城市货运体系。第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保证交通安全畅通。 3. 主要指标(1) 城市职工上(下)班一次最大出行时间为,特大城市不超过 1小时,大城市不超过 45分钟,中小城市不超过 30分钟。(2) 城市道路面积率: 200 万人以上特大城市由 5%提高到 12% 左右, 100 —200 万人特大城市由 4%提高到 10% 左右, 50—100 万人大城市由 % 提高到 8%左右, 中等城市提高到 7%。(3) 城市公共汽(电车)万人拥有率:特大城市由目前 — 辆提高到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