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微生物学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简易检测.ppt

格式:ppt   大小:82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生物学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简易检测.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0/28 文件大小:8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生物学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简易检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微生物学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简易检测
第一页,共13页
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的联系。
了解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依据及应用,掌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及操作。
了解饮水健康与水中大肠菌群的联系,掌握水中大肠菌群简易检测的方法及操作。
实验目的
第二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水中细菌总数可以说明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细菌数越多,有机物质含量越大。水中细菌种类繁多,生长条件各异。在一种培养条件下满足所有细菌生长是不可能的。通常采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测得水中细菌总数的近似值。
水中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多数源于病人和病畜的粪便,病原菌数量少且检测过程复杂。大肠菌群作为肠道内的正常菌,在粪便中数量大,且体外的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相近,因此,一般采用测定大肠菌群数量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并推测是否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
第三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不代表某一种或某一属细菌。是卫生细菌检测领域用语,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48h,能产酸产气。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这类菌是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随粪便污染水源。
测定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和各种简便检测盒。国家标准中采用的多管发酵法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培养和复发酵试验。
第四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第五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含有伊红与美兰染料,大肠菌群发酵乳糖造成酸性环境是,该两种种染料即可结合成复合物,使大肠菌群产生带核心的、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菌落。
滤膜法是将水样通过一定孔径的滤膜,然后将滤膜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数。
第六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第七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我国1985年起实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1毫升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每升自来水中肠道菌群不得超过3个。
第八页,共13页
实验内容
一、自来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采水样: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min,以无菌三角瓶接取水样,迅速测定。
2、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1ml水样与两个无菌平皿中,分别倒入融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旋转混匀。
3、另取一无菌培养皿,倾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4、凝固后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计数,取两皿平均数作为1ml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第九页,共13页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自来水取样时避免取样中造成污染。
自来水中含有余***,可能对细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会造成结果偏低或假阴性,可以加入少量硫代硫酸钠,与***发生反应。
操作过程要迅速,避免杂菌污染。
倾注培养基时温度应冷却至45℃,避免烫死细菌。
第十页,共13页